293 老天爷的儿子(2/5)

尤其是袁可立,可能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他比王安和王承恩的变化更大,几年间已经完全脱离了明代士人的思维定式,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大踏步的向着实用主义进发。

到底该不该呢?洪涛也不知道,但他知道每多一个袁可立自己就能轻松一分,距离目标也更进一步。所以先别管对不对了,上吧,干了再说。

“与全天下为敌?”

和洪涛预估的一样,袁可立并没被这番离经叛道的说法吓住,而是更加关注可行性。道义上的正确并不能为百姓带来更多实惠,这是他多年总结的答案。

如果不要道义却可以让大明富强,试一试倒也无妨。不过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看到可行性,别弄到最后成了众矢之的,最终身败名裂啥也做不到。

“理论上是,实现起来并不会。天下太大,各国之间相距很远,语言文化都不相通。我们没必要一上来就和全天下为敌,而是先去征服最近的。每征服一个就会多一分助力,以此类推,如果顺利话,我们应该是得道者多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