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挖水渠(3/4)
是呀,他怎么只想着解决水源问题了,却不想想可不可以换种作物来种呢?
程景舟一拍脑门儿:“是我着相了!乖宝,幸亏有你,多亏你提醒我了。你简直就是我的福星!”
程景舟这才想到了因地制宜,毕竟,相较于修建水渠等一些工期长且花钱多的法子,若是选对了种植物,那才是省时省力又省心。
当然,并非是所有荒地都能种药材。
还有地方,根据土壤判断,还是可以种植粮食,只是要挖水渠。
普通老百姓每年都要服一到两次劳役,这个根据地方上的需求而不同。
丰县之前也是有时一次,有的年头是两次。
每次劳役,一般都是在二十天到四十天之内。
这是大治律法所规定的,最长不得超过四十天。
那如果工期较长怎么办?
这个好办呀,只需要换批人来服劳役就是了。
而且,在北方,一般都是在农闲后,才会有劳役安排,比如说秋收后,种上麦子,地里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农活了,这个时候可以服劳役。
可劳役的时间一般也就是四十天了,再长,天气太冷,不说这老百姓受罪,若是赶上冷得早的年头,可能这土都冻上了,挖都挖不动。
所以,有时候不是你想如何便能如何的。
春耕后,也是农闲时,所以这个时候也是可以安排劳役的。
程景舟和县丞、主簿根据实际情况,还是决定先挖三条水渠。
毕竟丰县有河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缺水源。
一旦挖好了水渠,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