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工业的第一步,由此开始!(3/5)
但在宋代,唐山就算了。
那是辽国地盘。
可为什么赵骏没有选在后世著名的煤炭和高品位铁矿石产区邯郸呢?
因为交通。
宋代邯郸只有一些小河流,没有中大型河流。
最近的大河是四十公里外的滏水和洺水。
而武安同样也产煤矿和铁,但它离洺水的距离只有几公里,而且洺水连着漳水,漳水又连着永济渠。
所以此时的武安比邯郸更适合钢铁冶炼。
赵骏在汴梁就召集铁匠建设了小型钢铁工厂,经过几年实验,终于把贝斯韦空气炼钢法还有贝塞麦转炉炼钢法搞了出来。
那么兴办钢铁厂就势在必行。
从去年开始他就令人在武安和洺水之间修建水渠,并且扩展洺水河道,在武安东面,也就是后世九龙山矿区山脚开始修建厂房。
经过一年的努力,水渠修建好了,河道也扩展了,厂房也建得差不多,而且还准备了大量冶炼设备和工具。
四月六日,武安县县城外,武安县令韩公彦以及负责这次建造的技术官员蔡质早已经等候。
赵骏的徐徐到了近前。
大小一众官员连忙上去说道:“见过知院!”
“嗯。”
赵骏下了马车,点点头道:“谁是蔡质。”
“下官在。”
武安坑冶铸铁监知监蔡质连忙上前说道。
此人的曾祖父蔡绾曾经在宋初就是武安苑城三冶使,算是祖上专门负责冶炼制造。
“武安炼铁历史发展很长,但这一次是炼钢,你有没有信心啊?”
赵骏笑着问道。
“下官定万死不辞!”
蔡质忙道。
“嗯,介绍一下情况吧。”
“是。”
众人就边走蔡质就边说。
武安炼铁历史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