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传递信号(2/5)
消息还算不错,李邺又嘱咐道:“继续派徒弟盯住宇文嗣武,但要当心点,不要被他发现。”
“放心,我了解他们呢!这些混蛋的眼睛都长在头顶,绝不会关注下面的小人物。”
杨国忠入相已是大势所趋,无法阻拦,但绝不能让宇文靖入相,这是李邺和祖父李林甫的共识。
李林甫提到了元家,如果有谁最不愿意看到宇文靖入相,那就是元家。
元家是一步好棋,但要下得好才行,李邺决定先替祖父走第一步。
李邺没想到元骁居然在国子学读书,国子学也在务本坊,紧靠太学,但学生不多,只有一百多人,几乎都是三品以上gāo • guān子弟,而且和上太学、考科举的士子不同,进国子学读书的gāo • guān子弟,基本上都是学成后要当官的。
并不是说能进国子学读书就一定能当官,不是这个意思。
一般人都说,大唐须必须以科举取士,可如果真这样做了,朝廷就没法维持下去。
你让那些gāo • guān权贵子弟去和世家子弟、贫寒子弟拼成绩?可能吗?
所以朝廷再三强调必须要科举取士的同时,又偷偷在后面开了两扇小门缝,一条小缝叫门荫,一条小缝叫从武。
gāo • guān权贵们都有一个或者两个子弟当官的名额,当然都是给嫡子,可就算靠门荫做官,也要有鲜亮一点的履历才行,进国子学读几年书,拿个功名,就是最好的镀金了。
所以在国子学读书的士子们,基本上都是确定能得到荫官,才来镀金的gāo • guān子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