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朝会(4/5)

“这…..这是为北方准备的…..”吏部尚书皱眉:“给了柳州,燕云怎么办?”

“臣觉得,燕云可以先让北燕国的旧官管着…..”陆鸣再次拱手道:“有重兵驻扎,加上燕国元气大伤根本无力侵犯,暂时也不用担心出乱子,陛下可派出监察官员,监督那些北燕旧官行政态度,倘若办事得力,我朝也可大度收纳为正式官员,也可显我大晋气度!”

皇帝闻言微微额首:“陆卿所言倒是个法子,可柳州是直辖大府,十九县的县令县尉可以委托新科进士,柳州本府的官员呢?”

其他文官也纷纷点头:“是呀,柳州就是通判也是正六品,各路道台、新的学正都是五品官员,新科进士难道直接拔苗助长安排?”

陆鸣脸色不变,依旧淡淡的语气道:“各路道台可由吏部酌情升迁其它地方的官员进行填补,学正下官建议由两名术士出身的学官前往,我朝外放术士皆是学政,这一来是因为术士稀有人手不够,二来是因为术士需要观察是否稳定,过于年轻不敢轻易放出京城。”

“但是如今柳州情况特殊,加上刚刚经历画皮先生的事件,臣觉得那块地方必然还隐藏着未清除的鬼祟,光靠江南学政沐洪清和他的一些学徒怕是应付不过来。”

皇帝闻言思索一阵,随后微微点头:“陆卿安排妥当,郑允了!”

随即看向吏部尚书:“柳州的主官,严爱卿可有推荐?”

吏部尚书顿时脸色一苦,如今朝廷各地缺人缺得他焦头烂额,几次上书扩充进士都被驳回,哪里有什么合适人选调过去?

“要不…..让新科状元?”

“不妥…..”皇帝还未开口,宋国公刘裕则率先摇了摇头:“新科状元即便在翰林潜学两年,外放也最多六品,此规矩不能坏…..”

刘裕虽是国公爵位,但算得上是文臣这边的人,他一开口,包括吏部尚书在内的九卿都没反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