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3 女儿思(1/5)
所谓谒就是拜访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绍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也就是现在的名片。到了汉代,随着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发展,疆域的扩大,谒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进入东汉末期,谒又被改称为刺,由于东汉蔡伦发明的纸张开始普遍采用,于是刺由竹木片改成了更便于携带的纸张。
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全盛期,科举制度也开始实行,让一些有才能的庶民也能靠自己努力进入到统治阶级中来。所以每次科举考试后,新科及第考生都要四处拜访前科及第,位高权重者并拜为师,以便将来被提携。要拜访老师,必须先递门状,这时刺的名称也就被门状代替了。
到了明代,识字的人大量增加。人们交往的机会就更多了!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先递上介绍自己的名帖。而一直到了清朝,名帖才正式有了名片称呼。
其实名帖另外还有一个不可言说的作用,就是介绍信的作用。当某人持有另外一个人的名帖去拜访第三方的时候,这张名帖就起到一个敲门砖的作用。
如果被拜访的人和名帖主人确实有交情,或是觉得需要搭上交情的时候,被拜访的人一般都会将名帖收下,然后会根据情况见一见来拜访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