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我军又降了?我军果然又降了!(4/5)
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在为了燕军主力断后?
乐讯声音发颤的发问:“您可是相邦啊!何至于此!”
将渠坦然道:“为大燕留存更多可战之力。”
将渠对燕安说的话不是谎话。
若非将渠亲自坐镇后军,燕军后军早就崩了,不可能为前、中二军拖延这么长的时间。
如果想让更多的燕军逃回燕国,这是唯一的选择,也是将渠从一开始就做好的打算。
所以将渠才让乐讯随自己一同断后。
因为乐氏叛逃离燕的人已经很多了,不差再多乐讯一个。
而燕安等所有出身王室的将领则都被将渠送回了燕国。
乐讯上前一步,激动的怒吼:“相邦,我军还有战力。”
“还能护持相邦杀出重围!”
将渠却摇了摇头:“莫要让我军将士们再无故赴死了。”
“本相的命不值得用那么多大燕好儿郎的命去换。”
见身周将士依旧不愿放下兵刃,甚至不愿高声帮他传达将令,将渠拱手再礼:“本相已将本相之策上报大王。”
“万般之错,皆错在本相。”
“大王仁善,不会因此而追究诸位将军,更不会因此而杀害诸位将军的家眷。”
“这是本相的最后一条命令。”
“请诸位将军务必遵从!”
燕王喜有很多缺点。
但燕王喜却也有两个优点,那就是认错积极和不会迁怒。
燕王喜四年,燕王喜不顾将渠阻拦强行发兵,此战燕国大败、相邦栗腹战死、乐间怒而叛逃。
战后,燕王喜没有牵连任何将领的家眷,甚至礼送乐间的家眷出境,凡是还有机会见面的臣子皆亲自登门道歉,无法再见的故臣也都收到了燕王喜的亲笔道歉信。
虽然燕王喜知错不改,可至少认错态度是让人认可的,也让燕军将领们没了后顾之忧。
见将渠态度坚定、没有丝毫扭转的可能,乐讯不甘的扔下长枪,悲声而呼:“燕军,请降!”
乐讯之后,一名名将领扔下武器,悲怆高呼:“燕军,请降!”
将渠的命令终于得以传向全军。
一名名正在厮杀的燕军愕然回头,就见燕军大纛在周边没有敌军的情况下自行跌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