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人才难得(4/5)

闻言,黎安明顿时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过他一向不喜欢拐弯抹角,便直接说道:“确实,我知道孙先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尤其是对火炮方面的见解更是了不得,所以这才想请先生前往遵义,帮我打造火炮的。”

不过可惜的是现在孙元化的朋友还很少,他与汤若望还不认识,不然的话,把这些火炮人才一网打尽多好。

想到汤若望,黎安明记得,今年也就是1619年7月15日,汤若望和他的教友们抵达了澳门,被安置在圣·保禄学院里。而他和孙元化认识,应该要到1623年去了。

1622年夏天,汤若望换上了中国人的服装,把的德文姓名“亚当”改为发音相近的“汤”,“约翰”改为“若望”,正式取名汤若望,字“道未”出典于《孟子》的“望道而未见之”取道北上。

1623年1月25日到达北京。汤若望到北京后,仿效当年的利玛窦,将他从欧洲带来的数理天算书籍列好目录,呈送朝廷。又将带来的科学仪器在住所内一一陈列,请中国官员们前来参观。汤若望以他的数理天文学知识得到朝廷官员们的赏识,同样也和当时才加入天筑家没多久的孙元化结识了。

“黎公子见谅,这事我得考虑考虑!”孙元化闻言想了好一会儿才拱手说道。

听到孙元化的回答,黎安明倒是没有多少失望,毕竟人才本来就难得,要是他那么容易就跟黎安明走了,那他就不是孙元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