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启程(2/4)
这段时间里,郭宁在直沽寨稍作停留,每天都奔波在海陆两头,很是忙碌。
在陆上,他要巡视各部将士,督促各指挥使整编有功将士的花名册,上报郭宁,论功予以厚赏,还要抚恤伤者,哭拜亡者,走访随军的将士家眷。
尤其对战死将士的家眷,郭宁不嫌劳苦,一一走访到了。结果,自家的傔从队伍又扩张了百余人,其中还有几个三四岁的孩子,老小营里也真的多了一批老小。
身边多了一群孩子,还须教授规矩,一时间,郭宁手忙脚乱。此后数日只得托请吕函随行,带着侍女们照顾这些小娃儿。
郭宁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做到了节度使。大金国的官职在他心里并没什么地位,但羡慕嫉妒的人总是有的。何况中都城里那场zhèng • biàn,官员们大都讳莫如深,所以外界,尤其是宝坻县里的土著,颇有人不知郭宁的厉害。
见此情形,他们带着嘲笑意味,称郭宁所部是娃娃带的娃娃营。
这说法让李霆很是恼怒,闻听后立即抓了几个人,打算痛打一顿以示惩戒。郭宁赶紧与移剌楚材、杜时升等重申军律,其中有一条便是不得扰民。
陆上的事情好解决,反而海上的事情更耗精力些。
这一摊主要是靖安民和汪世显协助着,一起整顿船队。
汪世显从夔王和霍王手里接收的海贸船队和船工,以宝坻县的纲户庄为基地,贴着宝坻盐场的南侧边缘。庄子向南不远,有河道直通迎乐堌海口。
驻在这里的船队,大体是以此为基地,承担往来山东、辽东两地的任务,有时漕辽东粟赈山东,有时漕粟山东赈辽东。
这几年来,大金境内天灾频仍,跨海调拨粮米赈灾的任务非常繁重。但朝廷始终没有专设负责两地粮米调拨的官署,而听凭两地官员高其价直招募海商船队来完成。
按照通行的口径,此举比专门建造海船队以通漕运的做法在成本上大为降低,而且海商惯于海运、熟悉海况,能够更安全、快捷地调度粮食,可谓是利国利民利商的三赢之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