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紧密计划,开始实施(2/3)

青城言下之意,是需要临海城进入备战状态,严控流通渠道。

正常来讲,一个安定的城池,内外流通的渠道太多太杂,简单说像通商贸易的,走亲探友的,每日不下百余人之多。而如果不严控各种流通渠道,那彻查内鬼一事,耗时耗力,还事倍功半。

而青城所谓的战备状态,通常都是在大战初期,一座城池所有对外的流通渠道全部暂歇。停止外来和出城经商的,拦截走亲探友的,总之一句话,战备状态下,封城以待战后。

而这类做法,一般都慎重启用,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进入战备状态,无疑是给外界一个讯号,那就是大敌将至,这难免会造成普通百姓的恐慌,影响时局的动荡。所以若非强敌大军压境,轻易不会启用。

其二,进入战备状态后,普通百姓的生活将会受到极大影响,例如,以捕鱼为生的百姓将不能出海;需要运送货物到外地的商人将不能出城;来此求医的病人或出城探病的医者将不能进行。如此一来,百姓受苦最重,难免民心不稳。

所以,听到青城的话,徐林不禁眉头皱起,默不作声。而孤鸿王仔细思量再三,最终轻哼了一声,说道:“区区海川,本不至于此,奈何军心有二,倒不能轻视。也罢,本王就给他们这个面子,让他们也当一回大齐的劲敌,享受一下这种感觉。青城,准了。”

听着孤鸿王同意了自己的安排,青城急忙说道:“多谢王爷。但不仅如此,军中一切用度也需管制,包括每日向朝廷发去的奏报,也要暂歇。总之一句话,自王爷下令起,临海城全城封闭戒严,不许出、不许进,直到这个内鬼被抓出来为止。”

一听这话,徐林不禁问道:“军中有鬼,自然也需管制。但是如此一来,我军的后续粮草怎么办?况且军中战报,一日一送,这是朝廷的规矩,眼下我万厉军屯兵临海城,数万之众,突然断了奏报,朝廷那边,恐怕会有不妥吧。”

徐林说完,青城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话的确有些冒失。现下临海城以孤鸿王为最高主帅,万厉军数万之众屯兵于此,如果奏报再断了几日,那就不免有些拥兵自重,图谋不轨的味道在里面了。

而孤鸿王一向小心谨慎,不久前又发生了段飞岩的事,在眼下这个敏感时期,这样的做法的确于他不利。所以听完徐林所说,青城并没有再坚持,反而是在等着孤鸿王的决定。

孤鸿王思量再三,摇着头开口说道:“徐林所说,确有道理。这样吧,奏报是绝对不能断的,但从今日起,本王会两日一送,并且让绝对信得过的人,来负责这件事,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奏报上本王会暂不提内鬼之事,以防走漏消息。本王稍后就发奏报,然后,等大军‘出海’之前,再送新的。”

孤鸿王的安排也算是比较合理,青城不再多说。而等说完这些,孤鸿王轻笑一声,拍了拍青城的肩膀,又说道:“朝廷的压力本王还承受得住,只要打赢这场仗,再加上本王在朝内的威望,总能压得住那些多事的言官。但是青城,该给的本王可都给了,剩下的,可就看你的了。”

听着孤鸿王的话,青城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说道:“末将定不负王爷信任,两日之内,揪出内鬼。当然这前提是内鬼的确出自临海城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