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挑拨吐蕃内乱,吞并吐谷浑(2/5)

“汉高祖,文帝,景帝,乃至武帝。”武后似笑非笑的看向李绚,笑着说道:“南昌王,你是否觉得,本朝,还有陛下,多有武帝之象?”

“非也。”李绚一句话说的斩钉截铁,他对着武后诚恳的拱手道:“天后,大唐传承至今,尚不足一甲子之数,帝皇传承不过三代,虽有先帝和陛下励精图治,称雄四方,但在臣眼里,足以媲美文景,至于武帝,恐怕还待后人。”

“为何?”武后顿时就来了兴趣。

“田地,如今的百姓手中,尚还有田。”李绚一句话,说出了事情最重要的核心。

如今的大唐开国不足一甲子之数,天下土地尚未分配完毕,百姓手中尚有余田。

若是某一日,百姓的手中连余田都没有了,那才到了要改天换地的时候。

评价一个朝代的进程,看文治武功是没有用的,要看百姓手里的田地。

而大唐到如今,每年分到百姓手里的授田,多的没有,二三十亩,还是有的。

百姓除了交税以外,只要不遇到灾荒,那么安然的度过一年没有太大问题。

若是勤恳一些,再加上有些百艺手段,供养子孙,读书也不是太大难事。

看如此进度,大唐可不是如同汉景帝之时吗?

再看看世家崛起、统治朝堂的后汉,那简直是一个笑话。

许久之后,武后深深的吸了口气,神色复杂的看向李绚说道:“南昌王之言,有理。”

“臣也不过偏颇,先帝被诸外族,尊奉为天可汗;陛下有封禅泰山之举,这些都是文景二帝未曾有过的。”李绚稍微停顿,拱手道:“或许后人有更强盛之时,但如今,陛下,可比文景二帝要强上太多了。”

“能够超过朕的,只有朕之子孙。”李治大笑着从偏门走了进来,李绚立刻拱手躬身:“臣绚,拜见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