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和武后斗法(3/4)
武后翻起奏章,其中的一本上面详细的记载着李绚和李贤所说的每一句话。
武后看完之后,轻轻点头道:“的确能让人重新打看世事,南昌王还是有些水准的。”
“是!”苏良嗣认真拱手,神色郑重。
和李绚短短接触的这些天,苏良嗣已经感受到了李绚的厉害。
“东宫要修书,伱觉得他们第一本会修《汉书》吗?”武后抬头,眼睛深深的看向苏良嗣。
苏良嗣心里一惊,但还是略微思索,才说道:“臣觉得不会,南昌王此次召集的杜审言,杨炯和宋之问等人,都不是经史学家,反而多以诗人为主,故而臣觉得南昌王不会从此着手。”
“是啊,不好弄啊!”武后嘴角微微带出一丝轻笑。
《汉书》编译,最难的一点,就是吕后。
吕后弄权,刘邦的几个儿子相继而死。
武后虽然说只弄死了一个李忠,但是李弘病死的谣言,还有李贤的中毒刺杀,谣言之下,武后也不容易。
“那就看看,南昌王会怎么做?”武后将奏折放在了一旁。
李绚想要借助修书,给李显增加文名,但修书可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耗时耗力不说,是否能够真正的被当世的文人学子接受,才是最重要的。
否则表面上将你夸的天花乱坠,回到家里,却将你扔进故纸堆,置之不理。
甚至一把火烧了干净。
若是那样的话,你就是做错了,也不会有人所知,甚至有人刻意将你引向更加错误偏执的道路。
若是如此,等到你发现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
……
奏章翻动,里面的内容赫然正是东宫调杨炯和宋之问入东宫任太子崇文馆学士,为太子授课之事。
武后朱笔勾勒,一个“准”字已经出现在笔下。
下面一本奏章里写的,是东宫调杜审言任东宫舍人的奏章。
看到杜审言这个名字,武后也感到有些头疼。
杜审言是咸亨元年进士,文名惊人,王勃就有诗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审言虽然诗才一流,但为人恃才謇傲,说话言辞辛辣,冷嘲热讽,几乎有将人说死之能。
南昌王让他帮忙写征讨吐蕃的檄文,绝对找对了人。
将杜审言放入东宫,李显别想有好日子过。
略微沉吟,武后朱笔勾勒,又是一个“准”字已经出现在笔下。
之后,是范履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