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权倾朝野南昌王,善知进退南昌王(2/4)

崔鼎授金吾卫中郎将本身就属于超拔,如今在军前奋战两年,总算是彻底坐稳了这个位置。

当然,仅仅是坐稳了这个位置,但想要再往上升,军功就有些不够了。

“……左千牛卫郎将周乾,升左千牛卫中郎将,授定远将军,周至县子,调逻些道安抚大使麾下听用……”

“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寿无疆。”周乾上前跪倒在地,叩首谢恩。

“……右卫郎将燕涛,升任右卫中郎将……”

燕涛接替了丘贞沐留下的中郎将的位置,后续一层层替补。

一名又一名的将领被叫上前,然后躬身跪拜在地,中郎将,郎将,都按各自的功勋封赏。

其中绝大多数人都留在了昌州。

但仔细算算,这一番封赏下来,李绚在逻些道的实力,一下子被削弱了接近三成,虽然让他有些心疼,但也能接受。

而且仔细想想,这本身就是必然,皇帝如何会让一个宗室掌握那么多的军力。

分割,肢解,挑拨,安插,制衡……

眼下虽然跟随李绚的数十名军将全部都受到了封赏,但整个蕃州都护府的官员安置才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萧嗣业,韦弘机,张大安,昌州都督府和昌州刺史府,有相当多的一批人要调入蕃州。

李绚虽然任昌州都督和昌州刺史多年,但他对于下面的官吏介入并不多。

其中有绝大多数都是皇帝和武后的亲信。

因为军前作战,李绚一直都是一副听之任之的态度,其他人也都竭尽全力的配合李绚。

如今战事了结,开始治理地方,双方之间的冲突必然会日趋激烈。

更别说朝中还会从其他更多地方调更多的官员进入蕃州。

吐蕃广大,包括奴隶和平民有三百万人,起码能够划分,五个上州,十个下州,那就是包括李绚在内的十五个刺史。

李绚勉强能够直接掌控的只有一半,对于另外的一半,只能任由朝中掌控。

最后将这么一个庞大的怪物,完全的融入到大唐的体系当中。

也就是如今在蕃州各地,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彻底平定,才会让军管继续进行。

等到五年之后,李绚任期到齐,那么不仅是李绚,还有其他很多军将也都会调离蕃州。

那个时候,蕃州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大唐边州,那个时候的蕃州,才是最适合人下手的美味果实。

……

太极殿中,一名名将士全部都半跪在地,只剩下一身浅绯色官袍的杨执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