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你不喜欢,朕也不喜欢(2/4)

李治平静的摇头,说道:“你不用惊讶,朕的事情,朕比你了解,夏天的时候,还能多参与几次朝会,到了冬天,很多事情就都做不了了,谁知道哪一年就熬不过去了。

李治抬起头,看向殿外,轻声道:“虽然息隐王已经离世这么多年,但郑家这些年来,依旧贼心不死,不时的和那些叛逆勾连。

“呵呵!”皇帝笑了起来,点点头:“看样子,这一切,他和你说的很清楚。”

稍微停顿,李治冷笑说道:“长安的事情是他弄出来的,洛阳的事情也让他继续。”

“可若是他们不肯呢?”李显认真的看向皇帝。

李显微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一抹轻松的笑容。

礼部尚书做十年之后,便检校太子太傅,去做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吧。”

“父皇!”李显心头突然感到莫名的悲戚,整个人沉沉的低下头。

“打压?”李显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所以才有都水监配合清查隐田之事。”李显小心点看向皇帝。

“只是侍郎。”李治轻叹一声,说道:“彭王虽然在军战,财赋和水工之道上,颇有出色见解,但仅仅是见解而已。

若要为六部尚书,需要对整个大局有全面的掌握,彭王还差的不少。”

李显赞同的点头,脑海中却在深刻记忆,皇帝对李绚一辈子的使用方略。

郑家如果愿意为皇室效力,那么皇室自然接纳,不过为了防备,郑家子弟会被分散送到天下各州为官。

“好了,差不多了,你去吧。”李治摆摆手。

“只是侍郎?”李显惊讶的看向皇帝。

“儿臣知道,做国子祭酒。”李显点点头,说道:“儿臣和王叔提起过一次,五年之后,他调回朝中做两任国子祭酒,为儿臣多培养一些寒门英才。”

“王叔忠诚,有能力,是儿臣的良师。”李显轻轻低头。

“但是。”李治看向李显,说道:“十年,不,九年左右,西突厥就又该乱了。

“是!”李显平静的点头,说道:“儿臣这一年监国,诸相之中,裴相性格最是强硬,便是左相也有些压他不住……不过也不是一件坏事,很多事,裴相都能果决的作出决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