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陛下于臣,如父也(2/5)

而在长安,有太极宫和大明宫两座。

若是武后在大明宫,皇帝在太极宫,那么武后对皇帝的压制,不,是控制,就会接近于零。

甚至如果日后朝政都在太极宫举办的话,武后的权利将会被极大的剥削。

哪怕武后手上还有先帝留下的可在朔望朝会垂帘听政的诏命,哪怕先帝遗诏中明确写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可由武后进止,太极宫和大明宫的间隔足够让皇帝充分的成长起来。

甚至或许,这才是先帝的本意。

至于说其他,长安的朝中贵戚最多,武后受到的压力更大之类的,就都是次要的了。

武后目光轻轻低垂,落在了裴炎身上,见他拱手不言,然后才看向群臣说道:“这些年,先帝每逢春末,就都要来洛阳待上半年,众卿应该明白,是为了让朝野勋贵在洛阳就食,减轻长安压力。”

李绚沉沉的拱手,面色平静肃然。

武后继续开口道:“今年虽然有封禅之事,对长安粮草消耗减轻,但封禅亦是大消耗之事,如今马上就要新年入春,春荒到来,若是能够继续留在洛阳,便能极大的减轻朝中的负担……陛下,你怎么看?”

“母后所言有理。”李显沉沉躬身,武后拿出这么一番大道理,他如果不同意,恐怕不知道多少责难就落在他的身上。

武后点点头,又看向裴炎。

裴炎立刻拱手道:“天后所言确实,只是先帝灵柩返回长安,终究要有个日期。”

武后点点头,说道:“先帝六月归葬乾陵,四月中乾陵修缮稳妥,依本宫看,就五月初吧。”

“臣等遵旨。”殿中群臣同时拱手。

李绚也是一样,神色平静。

反而是金阶之上的李显,不由暗中松了口气,但心中却是相对要放松的多。

因为在长安,他的确要比在洛阳轻松的多。

五月,也不是太远。

……

看到李绚没有更多的问题,武后眼神轻轻的转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刚才说起封禅之事,那原本是先帝为了祭祀天地之举,如今先帝已殁,封禅已无必要,依本宫看,彭王,你负责相关的裁撤事宜吧。”

武后报复几乎是瞬间就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