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天下贤臣莫过彭王(2/4)

如今政事堂九位宰相,有什么事情,政事堂自己内部就决断了。

真要有政事堂决断不了的事情,一般都是让别人背锅的事情,这些就都是郑太后需要做的事情了。

“太后除每年正旦,冬至,千秋节之外,每月朔日,临朝听政,其他时间,每日由一位仆射,一位中书令,一位侍中,向太后禀奏朝政之事知晓,及至天子成人。”

刘仁轨转头看向崔知温,问道:“崔相,你还有什么补充吗?”

崔知温有些诧异的看着刘仁轨,刘仁轨实际上已经最大程度保证了太后的知事之权。

甚至只要太后心狠些,手段狠些,在三位宰相朝见的时候,动手除掉三位宰相,甚至是挟持,那么太后立刻就有掌握朝政的机会。

当然,仅仅是机会而已。

崔知温知道,天下事没有那么简单。

很多事情一个处理不好,政令连长安城都出不去,更别说是整个天下了。

崔知温深吸一口气,说道:“那么非朝事呢,太后召见诸位公主,臣妃,宴席等等诸事?”

“非朝事,政事堂不管。”刘仁轨直接挥手。

崔知温转身看向李绚,李绚这个禁卫大将军,在这方面的发言权极重。

“一切按宫中规矩行事,但行无阻。”李绚微微点头,将宫中的权利送了出去。

这一句话,就等于日后他除了宫中安危之事,其他宫中内侍宫女之事,一概无权插手,全部由太后掌管。

“多谢诸位。”崔知温面色肃然的拱手,然后坐了下来。

……

刘仁轨看着手里的奏本,看向诸相说道:“彭王以东南巡阅使,处置江南之事,以段宝玄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以王方麟为杭州刺史,以江都郡王为婺州刺史,建议调越州都督来敬业回朝,建议将湖州刺史裴光调走,诸位说说吧。”

“可!”陆元方轻轻点头,率先赞同。

其他人,刘审礼,李义琰,姚令璋,王德真,崔知温,刘景先,全部都赞同点头。

他们知道,赞同了李绚的这份奏议,那么李绚在其他润州刺史,苏州刺史,湖州刺史,括州刺史,越州都督五個地方上,就再也没有发言权。

实际上李绚就拿走了一个杭州刺史。

“先议苏州刺史。”刘仁轨看向李绚,问道:“苏州刺史历来是诸王所任,宗室是什么意思?”

“舒王调任苏州刺史。”李绚轻轻躬身,然后说道:“还有定州,霍王调任宗正寺卿之后,定州刺史一直有缺,定州镇压突厥,定州刺史之位不可久缺。”

“韩王真的非要任礼部尚书吗?”刘仁轨的眉头顿时紧皱了起来。

从八月份到现在,礼部尚书的事情,一直是宗室和政事堂争夺的重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