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少春潜力(4/5)

“厉鬼复苏之后,本身就是集世间最大的恶。”

鬼物没有理智、情感,shā • rén全凭本能。

如果心慈手软,性情软弱,以人的思维代入厉鬼,那才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而且办鬼案最忌一言堂。”

赵福生说道:

“人的思维毕竟是有局限的,大家集思广益,提出的可能性越多,出现差漏的情况越少。”

这样一来,办案过程生存机率也要大很多。

“相反,如果众人只知附和,那么三五人办案与一人办案也没什么区别,最多也就是多几个跑腿的杂役,这样的令使太多,当着也没什么前途。”

赵福生说完这些话,武少春就明白她确实是在真心实意的夸奖自己,不由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一旁蒯满周听她说完,玩手指头的动作一顿,仰头看她,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所以少春说得真的很好。”赵福生对于看得顺眼的人,也不吝于给予鼓励。

她说完后,又道:

“等封门村的事办完后,回了镇魔司,少春要是考虑将来多办鬼案,我可以先替你打个门神烙印——”

赵福生还没来得及问武少春是否愿意,只见武少春兴奋地站了起身:

“多谢大人,那可太好了!”

他欢喜之情溢于言表,显然是确实有意要好好办鬼案的。

赵福生笑了笑,示意他有话坐下再说。

武少春兴高彩烈的坐下。

曹大宗心中有些好奇,不知这‘门神烙印’是什么,却又不敢多问,只好老实呆在原处。

有了这一番小插曲,武少春受了表扬,兴致更加高昂,且自信心明显足了许多,这会儿趁着气氛不错,他大胆的问道:

“大人,你觉得这郭家——”

……

众人一路说话,几个时辰时间不知不觉一晃而过。

天色逐渐黑暗,马车在傍晚前到达长条镇,但并没有入镇,而是按照赵福生原本的吩咐,直接驶向了封门村。

在途经长条镇前,曹大宗见到入镇的人,拿出自己差使的令使,使他们向镇中孔佑德报了一声口信。

随着天色一暗,车内的气氛逐渐沉默了。

大汉朝有夜里不出行的宵禁习俗。

这一项规则从制定到执行都格外严格,无论是州府还是乡镇,几百年来,大汉朝的百姓早就习惯了夜里不出门了。

赵福生猜测,这应该是朝廷为了防止百姓夜里出行撞鬼的缘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