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游牧哲学(盟主悠那(3/4)
“我们的开国始祖伯颜帖木儿,出身金帐贵人。但说起来,他其实也算是领导这些种地的牧民出身的。”郭康想了想,说。
“不过,就比例上说,他不像我刚才说的匈奴和拓跋鲜卑,而是像南匈奴和慕容鲜卑、段氏鲜卑这种。这个群体,与其说是定居牧民,不如说是‘边地集团’,因为从一开始,就有大量农耕居民加入。”
“总结一下的话,他其实比这种模式,更加‘农耕一点’吧。我们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最后击败金帐各部,应该也是如此。”
“这样我就明白了。”让娜点点头:“你们其实跟刘渊一样吧。他的匈奴汉是大汉,你们的蒙古秦也是大秦……”
“这样说也没错。”脱欢自豪地说:“我们确实就是大秦。”
“……”
他这个态度,把让娜直接弄沉默了,可算让郭康和朱文奎松了口气。
“说完这一类,我们可以看下一层。”郭康继续道:“在东北,漠西,南俄,和中亚北部这里,还有一类较为肥沃的地方。”
“这些地方,有些是气候不太好,有些是开垦力度不足。总之,农业的比例已经很低,最多只能作为副业。但草场相对繁盛,可以设置相对长期、稳定的营地。这种定牧区域,能养活一定规模的牧民集团,因此也是草原上的重要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