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们大清怎么你了!(3/4)
对此,狄德罗也表示认同,并他的《百科全书》中称赞中国的政治思想制度,和儒家的道德哲学。他表示,人们一致认为,中国人历史悠久,精神高尚,艺术精湛,才智出众,政治清明,还具有哲学素养。因此,中华民族优于亚洲其他民族,甚至可以和欧洲文明最发达的国家相媲美。
而其他一些人,则认为他这说的太自傲了。同为百科全书派的霍尔巴赫在《社会体系》中,认为中国是唯一一个能把政治的根本法与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这个国家能兴盛这么久,就是告诉人们,繁荣必须依靠道德。所以,他认为,中国的道德原理和政治体系才是社会制度的最好范本。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
至于原因,伏尔泰也进行了分析。他观察到,中国的皇帝和官府非常重视兴建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进行修桥铺路、开凿运河等工程,给人们带来方便。而这背后的原因,伏尔泰归结为,是中国的父权制在起作用。
他认为,和其他文明不同,中国的父权没有受到过削弱,子女对父亲的“孝”一直是国家的基础。所以,中国的政府当局才爱民如子,特别热衷于公益事业。
为此,伏尔泰还跟踪了当时的东方新闻,总结之后认为,新皇帝雍正爱法律、重公益,超过他的父亲,以至于“帝王之中无人比他更不遗余力地鼓励农事”。皇帝还奖励勤劳和孝顺的农民,亲自审阅重罪案件,显然尽到了君父的职责,证明了他的理论。
至于更深层的原因,伏尔泰认为,是孔子所制定的道德,产生了如此良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所以应该学习谁,也就不言而喻了。
他说的还比较委婉。另一名学者普瓦维尔在《哲学家游记》中甚至直接表示:“只要中华帝国的法律成为各国的法律,中国就可以为世界可能变成什么样子提供一幅迷人的景象。”希望大家全盘照搬。
他还号召人们“到BJ去!瞻仰世上最伟大的人,他是上天真正完美的形象。”——而参考年代的话,这个人应该是乾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