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元绅,启动!大航海时代,关闭!(3/4)

虽然统治印度地区,但德里苏丹国的主力军队里,决不允许印度人加入。而是坚持从中亚老家,引入突厥古拉姆士兵,维持军队。

靠着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段,王国延续了二百年之久,在建国百年之后,还能多次击败南征的察合台军队。和元朝多次较量过的著名首领海都、都哇,都被他们打败过。可见,这套还确实很好用。

郭康之前向唐赛儿和罗贯中等人,了解过爪哇元的军事和行政体系。在他们那套制度下,本部兵和仆从军是严格分开的。

而且,罗先生也说过,爪哇元政权,一直在反思元朝败亡的原因。他们认为,主要的原因,可以归为两部分:

首先,蒙古人社会制度过于落后,难以维持稳定的政治制度,一旦少数优秀人才去世,连继承规则都不能好好维持。这样一来,朝廷中枢长期陷入混乱,自然会出大问题。可见,蒙古人就不适合当大元的领导者,应该把他们都踢出去。

其次,就是地方上的汉人造反。这是元朝灭亡最直接的原因。元末造反的这群人,别的不说,这个打法实在过于狂野了,哪怕打着大宋的旗号,都能把人吓得要死,让爪哇士绅至今都觉得心虚。

而且纵观历史,这两千年来,造反的老百姓是越来越能打了。秦末的时候,陈、吴之流,很快就被官军干掉了。到汉末,朝廷忙不过来,但各地豪杰纷纷起兵,也可以很快把黄巾军消灭。唐末的时候,地方豪强却反而不愿意和黄巢交战,害怕自己的实力会在战斗中受损。到元末,暴民甚至开始追着官军打,简直反了天了。

可能就是因为实力对比出现变化,各地的头面人物,也越来越没有面子了。

最早的时候,朝廷完蛋,对于地方豪强可能还不是坏事,因为他们就可以自己谋求上位了。哪怕没人造反,大族门阀也会主动谋求更高的地位;到隋唐之后,豪强已经很难自己出面谋求天下,只能各自支持一个有能力也好说话的代理人,代表自己这个团体的利益;而到了元朝灭亡这会儿,就算一些士绅捏着鼻子去支持朱重八,他也不怎么领情。嘴上说得倒是好听,但实际上一有机会,就要给缙绅先生们找茬,实在是缺乏职业道德。再这么下去,天知道今后还会遇到什么情况,不会转头就朝他们动刀子吧?

而且,要是后世,不靠各个豪族养出的高级文人,只靠那些下层出身的读书人,就能打天下了,那可怎么办?豪门大族,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对这些问题,爪哇元确实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连在那边临时当过几年小官的罗先生,都有不少了解。

对于这两个问题,爪哇元也分别得出两个结论。其一,是需要杜绝不良影响,让那些扶不起的蒙古人滚出大元。其二,元朝闲着没事儿在那抬举蒙古人,有个屁用?又没什么收益,又被人反感。需要改变政策,去抬举最能打的汉人才对。

对他们来说,现在的好处是,由于不在汉地,汉人并不多,所以这个想法,还真的有可行性。时间长了,甚至感觉汉人还不太够,放松了一些标准。这些汉地的元朝遗老,和南洋的汉化人群,就成了他们的“国人”基本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