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罗马真理与通用常识(4/5)
“是。”郭康说:“我们想推广教育,就得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不止是认字和背诵军令,也得给大家普及通用常识。”
“文化的落后,不是缺乏文学和艺术,而是对于世界没有基本的了解。而更进一步地说,如果让整个国家的人,都能有共同的基本认知,那这种对世界共同的认知,也是一种宝贵的共识。”
“一个大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环境各有差异,生产方式也互不相同。按理说,不同地方的人,肯定会因此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然后自然而然地产生不同的群体认同。不同地方的人,也会因此区分‘自己人’和‘他者’,然后很容易就会走向对立。所以,统一的大国,才是罕有的现象;松散的联盟,有时都是强人努力下、难得的情况了;一盘散沙,才是人类政权的日常。”
“而要维持统一,就得从这些小事开始。这一两件事情或许没什么用,但积少成多,总会有帮助。中原的统一,就是这么慢慢磨合出来的。我们还是慢慢努力吧。”
“这套书,我已经和教会商量好了。”他有指了指手头的稿纸:“由于当地人文化水平太差,连神职人员都不太靠谱,所以只能分级来。我目前打算,是把这些常识问题,分成五个级别,根据文化水平高低,对大家分别进行培训。”
“我们觉得,罗斯地区广袤而松散,所以,各地官府和教会内部,自己就首先要统一口径;新招募的官员和修士,也要根据这套书籍进行学习才行。”
“这种事情,也得你亲自上啊。”脱欢说。
“王师父非让我来。”郭康回答:“他说他手下的学者,眼界都不行,必须我来上。我都已经这么多事情了……不过这个确实重要,我也就没推脱。”
“写完这几本之后,我会把稿子给朝廷,让礼部审一审。到时候估计免不了扯皮一番,不过那些,交给王师父就行了。这个稿子,到时候会以教会的名义提出来。”
“那这名字准备叫什么,就叫常识?”脱欢指了指封面:“罗斯人好像都喜欢那种……浩大壮观一些的东西,你这个是不是太平淡了。另外,把你名字写上去吧,这是个大功劳,不用教会代为提出了。”
“基辅教会说,当年,各公国的通行法令,叫做《罗斯真理》,意思是这片大地共同的规矩。如果要给大家普及常识,也可以用这个词。”郭康回答:
“罗斯人确实特别喜欢这种说法,但我觉得,这些命名,反而崇高过头,不接地气了。而且,我这写的,根本不是什么神圣的条文,只是个目前阶段,适合普通农民的知识汇编而已,很多条目,今后也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改变的,哪里能叫真理?名字起的太高,只怕反而会连累后人,让他们不敢随便改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