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继续前进,但不要开枪。(4/5)
同时由于科隆大主教和教会的关系,此时莱茵地区的形势确实更加严峻。
结果已经很明显,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更加偏向于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方案,坎尼茨虽然不满,但是再争辩下去也没有意义。
柏林政府的本意是将皮球踢还给民族主义者,但是莱茵地区的民族主义者和东普鲁士的民族主义者根本就不是一拨人。
这一点上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也失算了,他没想到那些人会为了区区宗教矛盾而放弃立宪的机会。
他们直接拒绝了柏林政府的提议,然后在两地先后发生了起义。到头来柏林依然没有躲过一劫,军队和民众在街头巷战,双方的死伤都十分惨重。
街垒是这个时代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不过现实是此时的兵器面对这种简陋的工事还真没有太好的办法。
士兵们只能顶着巨量伤亡以肉搏战的方式拿下一个又一个阵地,这些来自普鲁士东部新三省的士兵本来就对德意志人这个概念没什么好感。
再加上此时巨量的伤亡,他们很容易就杀红了眼。
士兵们将大炮抵近街垒射击,恐怖的炮弹轻易击穿了那些木质家具堆起来的街垒。
坎尼茨为了镇压这次叛乱,他还特意从奥地利购买了特制的霰弹,甚至是燃烧弹。
这些杀器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普军的伤亡,但是巷战依然是十分残酷的。由于无法分清抵抗者和平民,坎尼茨的士兵只能逐个房间镇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