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官员任命(3/4)

这让官员、仕子深以为耻,历史上每到王朝中后期拒绝皇帝赐官的人比比皆是。

难道东方古代官员都这么清高不愿意做官吗?不!因为他们只要拒绝了皇帝就可以从官僚集团那里得到更好、更大的官职。

内阁这样啪啪打皇帝脸就不怕皇帝报复吗?答案是真不怕!清朝以前内阁大臣可不是奴才、泥堪。

电视剧中皇帝杀个一、二品大员往往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一个眼神儿就能吓尿一片,随意践踏内阁制度说是言出法随也不为过。

但实际上明朝中后期内阁只要认为皇帝的旨意不合理,就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当然皇帝也可以不认可内阁的票拟,但内阁也可以不理睬皇帝拒绝重拟。发展到后期甚至六科、部院都能把圣旨打还,官僚集团根本无人能治。

最终在反复扯皮中被外部势力冲个稀烂。

弗兰茨并不打算重蹈覆辙,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打算给这些人机会做大,得赐官者非但不会遭到鄙视,还会是一种殊荣。

财政大臣的任命也没有任何意外,卡尔·路德维希·冯·布鲁克这么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他配得上这个职位。

陆军大臣由图拉尔伯爵继续担任,他虽然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是也没有犯过什么错误,支持改革且有担当。

(历史上图拉尔伯爵改革的失败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没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暴民围困战争部时他选择了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然后被暴民活活打死。)

海军大臣则由弗里德里希大公担任,军事天才,奥地利帝国海军之父,没人比他更适合这个职位。

内政大臣、交通大臣、司法大臣、教育大臣、农业大臣、工业大臣、贸易大臣全都换成了新人,但他们的次官大多是该领域的专家。

比如担任农业技术次官的孟德尔,担任贸易次官的卢森·西纳等。

为啥弗兰茨不直接用技术官僚?这些人提提意见还行,真让他们主持政务用不了几天就全成贪污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