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后勤(2/3)

李跃没指望桓温投降,只是走个形势,劝降给对方士卒听,顺便增长己方士气。

以桓温今日的地位,也不可能投降。

“末将愿为前锋,攻破敌营!”谢玄拱手道。

李跃没有回答,眺望东北面,敌军层层叠叠,从山坡上一路向下绵延。

或许是小胜了谢玄一场,楚军士气尚可,来往的斥候游骑雄赳赳气昂昂,营垒中的楚军还算肃整。

“东边形势如何?”李跃问道。

卢青道:“豪强军与海……贼一路势如破竹,拿下吴县、既阳、毗陵等地,正在围攻曲阿。”

曲阿背后才是建康,与石头城一左一右拱卫建康。

“那就再等等。”李跃道。

看桓温的架势,明显是要来玩命,鸡毛山不好打,楚军居高临下,多备弓弩,江面上楼船、艨艟一字排开,露出森然的重弩,与地面营垒形成交叉覆盖。

从任何地方进攻敌方营垒,都逃不过对方的弩机。

三国时代,这种水陆协同的战法已经较为普遍。

关羽三万荆州军水陆并进,也是靠此战法压得数倍兵力的曹军抬不起头。

几十年后,宋武帝的却月阵,原理与眼前的架势相差无几。

江东一向以各种弩机见长,苻雄、苻苌皆为晋军弩箭所伤。

历史上桓温不仅攻入关中,还一度打到枋头,威胁邺城,但都因为犹豫不决,导致功败垂成,但这并不能泯灭桓温的军事才能。

楚军以逸待劳,己方远来劳顿,稍有不慎,就弄成李跃一地鸡毛了。

越是这个时候越应该小心翼翼。

稳扎稳打就能赢,没必要与桓温玩命,让将士们承受更多的伤亡。

只要海贼和豪强联军攻入建康,桓温就是腹背受敌局面,建康都没了,桓温还能抵挡几时?

大军遂就地起营,等待后方辎重运抵前线。

“陛下何不以万人敌破之?”卢青事后询问道。

谢玄水军遇挫,长江制水权在桓温手上,李跃不敢水运,改从柴桑陆运过来,进展缓慢。

而且砲石还要就地收集,比较麻烦。

就算李跃想用,一样要等后方辎重运来。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后勤补给能力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