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棉衣(3/4)

国库中的粮食也不多。

好在朝廷手上捏着不少屯田,在陇右、河湟、高昌这些地区可以大规模种植。

“其实陛下可以推行,田地亦分上中下三等,下等田地,完全可以试种之,钱帛钱帛,布帛就是钱,北方苦寒已久,此物定为百姓所喜。”卢青拱手道。

吃饱穿暖,是人最低级的需求。

如今吃饭问题有所缓解,穿暖问题日益突出起来。

李跃然其言,“那就先在夏州试种之,然后推行全国。”

棉花需要充足的阳光才长的好。

新设置的夏州正合适,那里人烟稀少,也没开垦大量屯田,正好种棉花。

李跃特意派人去陇右询问周牵的意见。

谁料周牵并不赞同现在就推广,说是已经选了一批优良棉种,今年秋天就能看到成果,让李跃再等等。

周牵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无可挑剔。

他说今年秋天有更好的棉花,就肯定有,绝对有,否则不会开这个口。

李跃欣然接受他的建议,暂时等等,让天工院加大新式纺机的研制,顺便把衣服稍微弄美观一些。

等待之中,一转眼就到了夏天,整个南方,江宁广交在李俭的攻势下,全部收复,还顺手扫平了南方诸夷,将二十多万人口迁到淮南和荆州。

淮南和荆州也成为大熔炉,诸族在此地互相监督,也互相融合,任何一族也不能一家独大。

李俭还上表朝廷,请求封赏有功将士。

桓伊、邓遐、刘牢之、诸葛侃、谢玄、桓石虔等全都在列,还有大量中下级军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