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攻取广元(3/5)
像广元城这里,城池都建在山边。
我们无法采用壕沟掘进,城下埋火药,这种传统攻城办法。
这种办法,只有在平原地区,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
像剑门关这些城池,都是依托山体修建。
我们也无法挖开地基,用火药炸踏城墙。
只能采用传统办法,通过大炮攻城,架着云梯攀登到城墙上。
广元城我们还有信心,通过传统办法攻下。
那天下第一雄关剑门关,我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攻下。
历史上攻陷剑门关,都是通过长时间围困,攻城方伤亡非常大。
或者四川或是剑门关内部出现问题。
李凤鸣参谋长信心很足,我猜测是我们在剑门关有内应。”
李文芳知道苏统领选择进攻剑门关。
一定是有办法应对剑门关,要不然湖广是更好的选择。
但他不知道这种严格保密的内容。
他只是一个熟读兵书的读书人,都能看出来现在形势。
久攻不下剑门关,他们汉中府形势非常危险。
苏统领和李凤鸣参谋长肯定比他更厉害。
韩叔凉听到参谋长李文芳的话,他自信十足的说道:“我就擅长传统的攻城战术。
怪不得苏统领让我来打头阵,苏统领就是看到我的能力。”
韩叔凉信心非常足,他手中的兵力多,特别是手下的兵严格遵守军纪。
纪律服从性非常好,他下达命令,能完美执行。
这在大明军中,根本不可行。
他指挥自己的家丁兵,都需要考虑情况。
张初九走了过来,看到他们两人边吃饭边聊天。
他坐下拿起一个馒头。
“猪肉炖红薯粉条,这菜真好。
我刚才给俘虏上菜,他们都吃哭了。
这些人,好长时间都没吃过肉味儿了。”
韩叔凉打断张成九的絮叨,这人性格很好,就是太啰嗦。
只要讲起来,大道理就没完没了。
“说重点,广元城内的情况怎么样?
现在广元城,和我们收集到的情况相比,有什么差别。”
张初九咽下一口粉条,回复道:
“广元城有卫所军户3800人,强征的青壮5600人。
他们对四川巡抚张论汇报是军户一万人,广元这个小县城,哪有这么多兵。
青壮一天都没训练过,大部分都没有武器。
只要伤亡一大,明军崩溃,这些青壮肯定会找机会逃跑。
广元城卫所家丁兵很少。
大部分都是长期种地的军户,川北地区很长时间没打仗,他们和青壮没有区别。
这地方不像川南经历过奢崇明、安邦彦叛乱。
将领为了自保,纷纷加强自己的家丁兵。
朱燮元给广元城调派红夷大炮,但被四川右参政邵捷春拦下。
邵捷春接受总督朱燮元的命令,总领剑门关防务。
他是剑门关品级最高的文官,大明文官和武将的关系,你比我们更懂。
广元城只有几座老旧的火炮。
听俘虏说,炮兵都不敢开炮,怕这些炮直接炸膛。
广元城由利州卫指挥使周全胜统领。
有几名俘虏汇报,广元县令都跑到剑门关。
广元城在事实上,已经被四川放弃。
只要我们攻势凶猛,周全胜有很大可能投降。”
韩叔凉听到张初九的汇报,他就做到心中有数。
攻打广元城的难度,没有他预想的那么高。
士兵们吃饭喝水,坐在地上聊天,时间很快就过去。
韩叔凉看到军队已经休息半个时辰,下令军队继续前进。
他们走了不久,就看到前方矗立在山谷里的城市。
米仓山、摩天岭、大剑山等山脉在这个地方纵横交错。
嘉陵江和它的支流穿过这些山脉。
这里只有一条不宽的山谷,从中穿过,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金牛道。
广元城就坐落在金牛道上,他现在不是军事重镇,只是寻常的县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