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餐具(3/4)

真正大力推广刀叉使用的是拿破仑,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热衷于向整个欧洲输出法国文化,餐叉也随着拿破仑的军队在欧洲四处扎根。

刀叉在德意志的城市已经很常见,但在乡村并还没有流行开来,许多农村人还保持着传统的饮食习惯。

但是德意志平民在用餐也并不算落后,至少他们使用勺子。

勺子和叉子比起来制作并不算困难,可筷子制作更简单,而且方便清洗,所以在东非食堂里准备的餐具是筷子。

东非食堂使用筷子,这不是恩斯特拍板决定的,而是东非食堂负责人们自发的选择。

毕竟,使用什么餐具这种小事,东非食堂负责人自己拿主意就可以,只要他不贪污经费,每一笔都记在账上,并且写明理由上报即可。

东非食堂选择筷子主要是受到华人移民的启发,加上恩斯特在东非大搞卫生运动和筷子制作成本低等因素共同促成的。

如果不是恩斯特的卫生政策,移民估计现在吃手抓饭都不算事,连筷子都可以省了。

其实,在食堂吃饭的移民是可以自备餐具的,食堂里不许直接用手吃饭,这是死规定,但是用什么餐具可以自己选择,只是东非食堂只提供筷子。

但是,不是每一个欧洲移民在到东非来都带着吃饭的家伙,总有不讲究和粗心大意的家伙,而在前往东非的路上,供应给他们的基本上是干粮,所以他们也用不着餐具,结果到了东非就抓瞎了。

东非食堂采用分餐制,规定在食堂吃饭不能直接上手,杜绝粮食浪费,移民可以选择自带的餐具,也可以选择食堂提供的餐具。

对于筷子的使用,食堂负责人们很满意,缩减了成本不说,同时满足了卫生条件,至于一些欧洲移民不习惯,那没有办法,反正负责人们自己用的是齐备的餐具,刀叉勺子等一应俱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