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国子监(2/5)

“大郎,你此次得中院试案首,实出乎我料。我本不欲让你入国子监进学,皆因当今国子监监生良莠不齐。然其中优贡监生乃是自全国各地择优选录,故而此番以你院试案首的身份可入贡监进学。你入国子监后不可与监中纨绔子弟厮混,当再接再厉,一心向学。”

一下朝,张居正便向张敬修耳提面命。

闻言,张敬修也心里有数,道:“孩儿谨听父亲教诲,必定努力向学,争取在今年秋闱一举中试。”

张居正颇有些语重心长地说道:“嗯,为父对你是放心的。这些年来,为父对你们兄弟管教是有些严厉了,然子不教父之过,为父希望你们能凭真才实学出人头地,而非以家世为进。如今为父已入内阁,天下眼睛可都盯着这里呢。”

张敬修心里感叹,在后世看史书时,没看到过张居正儿子胡作非为的事迹,反倒是张居正的老爹张秀才在老家江陵飞扬跋扈。而同为一代名辅的徐阶,其儿子就有些不太像话了,以至于后来被高拱抓住痛脚,弄得好不狼狈。

这大概是张居正第一次向儿子吐露心声,因而,张敬修也郑重道:“孩儿明白父亲的苦心,今后必不负父望。”

张居正捏着须欣慰地点点头,道:“我已和国子监汪祭酒讲过你入学之事,明日你便自行去入学吧。”

“是,父亲。”张敬修躬身道。

一大早,张敬修照例锻炼完身体,洗漱用完早膳后,便独自一人去往国子监。

国初之时,国子监堪称国家人才聚集之地,然随着大明地方儒学、书院的兴起,景泰朝后又增加纳监,导致大量不学无术之辈通过捐监进入国子监入学,自此监生生源越来越差,学风也日益败坏,监生未通科举入仕便不是正途。

思绪间,张敬修来到国子监门前。由于天尚早,国子监学风又较松懈,故而此时门口连个人影也没。

张敬修摇了摇头,往里走去,刚进入太学们,便看到一个俊秀的年轻监生在一座亭子中轻声读书,不禁有些诧异:国子监还有这么用功的监生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