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真雄文也(4/5)

想到本次秋闱的解元可能经自己的手出去,王教谕心中不由有些激动。

沉吟片刻,王教谕郑重地在文章一旁画了个圈,写下‘高荐’二字,高荐即为强烈推荐之意。斟酌了一会,又写到‘法严词备,清真雅正,文辞流溢,可列经魁’,这便是荐语了,也就是‘高荐’的理由。

写好后,王教谕将卷子交给边上的书吏,让其转呈给坐在堂上的张四维。

作为副主考,张四维需得看各房推荐上来的卷子,因而等他看到张敬修的卷子时,已整整过了两日。

事实上,张敬修的卷子虽被王教谕看好,但真正决定他卷子去取的,只在两位主考。若他的卷子被张四维认可,那么张四维就会在他的卷子中写个大大的‘取’字,并写下荐语,交于主考官丁士美决定。

若丁士美再看中了,便会再写一个‘中’的,这样合起来就是取中,同样也要写上取中理由。

而若是两位主考官没有看中同考官推荐的卷子,同样也要标注罢落理由。

待张四维看到张敬修卷子时,正是第三场考试之日。

看完张敬修的七篇文章及王教谕的荐语后,张四维沉默良久,才提笔在卷末写了个大大的‘取’字,又写下批语:‘立意高远,实理实事,句句皆经,冠绝一房’。

写完之后,张四维拿着卷子,亲自到丁士美桌案前,把卷子边递给丁士美,边道:“邦彦兄,且来看看这几篇文章。”

丁士美接过朱卷,照例先看卷首的标记及卷末的批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