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上衙日(1/4)
隆庆二年四月初一,是新科进士授官后第一天坐堂(上班)之日。
在正式上班前,张敬修很是认真地听了番老爹的教诲。
对于老爹任首辅前的政治智慧和为官心得,张敬修自是佩服不已,他可知道老爹是个能在严嵩、徐阶斗得你死我活之时,仍能进退自如,在双方的枪林弹雨中游刃有余,不仅如此,就连极难相与的高拱也视自己的老爹为至交好友,甚至满朝上下一提到老爹,那就是竖起拇指说,这是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人。
而老爹给他的为官心得便是‘在人之上,视人为人,在人之下,视己为人’以及‘年轻人做官要摆架子,不轻易开口说话,但开口就要一针见血,如此才可让人敬你’。
据张敬修所知,老爹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在老爹入阁之初,其年纪最轻、资历最浅、排名最末,却独引相体,倨见九卿,无所延纳,间出一语辄中肯,使人皆惮之,更重于他相。可以说,如今在内阁中,老爹的威望更甚于次辅李春芳。
当然,道理都懂,但知易行难,这种官场智慧可能适合张居正这样的牛人,却不一定适合其他人,所以在后世只是个基层公务员的张敬修,也只能在踏入官场之后慢慢摸索了。
闲话不多说,去翰林院坐堂前,张敬修、罗万化、黄凤翔这三位一甲进士,一大早便前往吏部,去吏部文选司登记注册,领取牙牌和官袍。
从东公生门进去,左首是兵部,右首是宗人府,与宗人府毗邻的就是吏部,吏部乃六部之首,执掌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迁和调动,权力极大,而吏部尚书也因此可与阁老抗衡。
登记注册时,按照惯例要先拜见吏部堂官,也就是尚书和两位专职侍郎,现任尚书杨博不必多说,两位侍郎分别为左侍郎潘晟和右侍郎陆树声,这二人与高拱是同年,都是嘉靖二十年的进士。
至于殷士儋则和张居正一样,挂名左侍郎做个过渡,在前几日,就由吏部左侍郎转为礼部尚书,当然也是过渡,并不具体负责部中事务,只是仍掌詹事府事。
到了吏部衙门,这才大清早,就有两三百名等着候缺、署职、更换印信的外官,以及等候拣选,验看举人监生,在吏部衙门排了老长老长的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