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怼人(2/3)
对于这等不做实事,却只会坏事的空谈之辈,张敬修深恶痛觉。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这种空谈义理的人很多,本不想搭理,谁知其弹劾了他还不过瘾,还要在这检讨厅中给他扣帽子,那也就怪不得他出言怼他了。
李自华皱眉道:“张修撰说得太过了吧,。”
周子义面色通红,怒声道:“你这狂妄之徒,无礼之辈,满嘴巧言诡辩,老夫必要上本参你!”
“请便。”张敬修把头一扭,重新坐下,理也不理周子义,自顾自看起书来。
周子义咬着牙瞪着张敬修,却无力反驳张敬修的话,毕竟张敬修说的都是实情,他就是这么一个穷经皓首,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专注于修身养性的理学家,对国家大政钻研不深,又哪里有什么事功之能。
检讨许国做起了和事姥:“以方兄,张修撰,大家都在翰林院中共事,一点小争论何至于此。”
其他翰林也都劝道:“是啊,都是同僚,以和为贵。”
众人都劝,张敬修当然要给面子,当下淡淡道:“我为晚辈,本当敬重前辈,只是周前辈自以为得理,一开口就说我大逆不道,这才辩驳一二,出口重了些,如果有冒犯周前辈的地方,还要请周前辈见谅。而且此言也非针对周前辈,其实也在说在下自己,只顾钻研经典,却无事功之能,因此出此言与周前辈共勉,望你我今后于国家大事,都能多思多想,实事求是,从国家利弊出发,而非罔顾事实言事。”
周子义闻言,心中虽仍是气愤,但面色还是稍微缓和了一些,说道:“看在诸位同僚的面子上,我就不上本弹劾张修撰了。”
“这就对了嘛,二位都是大度之人,何需为此小事过不去呢。”
张敬修笑了笑,周子义这样重义理轻事功的翰林官和他不是一路人,他也不想招惹,只是其乱给他扣帽子,他也就怼一怼罢了。
…….
张敬修怼周子义的事很快就在整个翰林院传开,中午在院中膳房用餐时,翰林们都是边吃边聊。
“此番周编修却是有些过了,本就是私下争论之事,何必要一言不发就上本弹劾。”
“对呀,若是看法不同,私下辩驳即可,如何用得着弹劾自己的同僚,不过这位张修撰也非是气量大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