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港督的让步(2/4)

“这不可能,香港的历史上就没有这种事情。”麦理浩连忙说道:“这么大的面积全部免费,不要说我,地政署那边是不会同意的。”

“总督先生,我可以保证,这些土地都不会浪费,全部会建起工厂,每一片免费的土地上都会带动就业,也会给港府的未来带来稳定的税收,这一片地免费,那么的附近的地价格就会翻倍的增长,地政署那边会有着更高的收入,这种最基本的合作模式,全球都通用。”陈志文淡淡的说道:“而且我说过,我对比的,是与其他地方对比,湾湾那边就是免费地皮,香港这边,如果放在九龙,我可以考虑以一定的价格来购买土地,但是元朗的话,这就是我的条件。”

该硬气的时候,自然还是得硬气,自己虽然也不是看不上元朗,但麦理浩等人不知道啊,湾湾韩国那边的免费土地政策,对资本家的吸引力都不弱,这自然可以给港府一定的压力了。

“我看过美的提上来的产业清单,其中也包含制鞋业,未来五年内,运动鞋出口超过100万双?这一点陈生能保证?”麦理浩突然问道。

“当然可以,只要新的产业园批下来,我会立刻兴建一座产能超过200万双的工厂。”陈志文自信满满的说道。

耐克的发展速度,可是比沃尔玛还要快的,沃尔玛需要实打实的自己建商店,但耐克可不需要,他们只要找加盟就行了,在未来的十年时间,沃尔玛的营业额年增长速度约为40%,而耐克则是80%,看起来相差还不算很大,但看五年时间差距,沃尔玛翻了5倍,耐克翻了18倍。数百万双产能,其实已经算是低估了。

因此,香港这边的耐克代工厂,自然需要做好最大准备,产能设定到最大,但估计,只要四五年后,就有可能需要再建新工厂了。

不过这也得到了以后再说了,毕竟就算再知道未来,总不至于现在就一次性建好未来最巅峰的产能吧?规划个未来5-7年所需也就差不多了,光是人员上面就不可能满足。

“那这样的话,我需要一点时间与其他人商量一下,陈生,你说的很有道理,企业投资看的是横向对比,但香港的情况也是有它特殊的地方,免费拿地这个先河开起来影响怎么样,我还需要判断,这样,等到明年元旦之后,我给你一个答复,如何?”麦理浩说道。

“好,那我就等着港督先生的好消息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在香港,免费拿地的确算是个忌讳,毕竟香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卖地,也就是麦理浩这个人比较在乎经济,在乎工业,才有了一定谈的基础。

不过话说回来,陈志文的要求其实也不过分,这种优质产出、可提供稳定税收、带动大量就业又没有任何污染的企业,哪个国家不欢迎?如果规模再大一点,或者科技含量更高一点,比如汽车产业,多少国家可是倒贴着钱请人去投资的。

后世的富士康,在国内投资,哪个省份不是又送土地,又送大量的税收优惠等等,考虑到香港人的文化语言与内地南方省份差不多,等到未来产业转移的时候,这边大量的成熟工人及工程师可以很方便的再送往内地,作为整个产业链的骨干,同时自己作为香港人,也自然希望香港更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