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异动的九龙仓股票(4/5)

“多谢了。”陈志文举起小酒杯,笑着说道。

“没事,陈生客气了。”梁社长也是笑着说道。

他其实也明白,虽然话没有说清楚,但如果自己这边能够帮他找到失散的亲人,那就是一个人情问题,而且陈志文也必然会再多与国内企业合作。

光是一个星河贸易,一年现在出口额度高达两三亿美元,这足以让很多人羡慕了,要知道,国内又是自然资源又是各种手工艺品出口,一年也才70亿美元左右,这里面就算部分能够转移到国内,可能也能解决大量工厂入不敷出的问题了。

“这里的辣椒很不错。”陈志文吃的很有感觉,突然想到一件事,说道:“梁社长,我在香港那边的一个研究食品方面的实验室,最近一直在研究各种辣椒,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安排一些人在国内各处走走,挑选合适的辣椒品种,也许将来,这会成为一个规模不小的产业。”

“华润在香港,应该也有这方面的业务吧?”梁社长问道。

“华润是有,但香港人是不怎么吃辣的,华润对辣椒这一块的出口涉及的并不多,国内这么大,也有很多地方盛产辣椒品种,我觉得还是派人去看看比较好,这里面涉及的人数可能也比较多,正好现在想起来了,就提一下。”陈志文说道。

几个月前,收购淘化大同后,陈志文也觉得这家公司历史够悠久,但主营的酱油是消耗速度非常慢的产品,加上客户也就是香港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以这种产品为主力,除非再等几十年,等内地经济起飞,才有可能成为后世内地“海天”这样的小产品领域巨头。

于是,陈志文根据后世厨房配料的知名度,选择了辣酱这个品种,也许能走出未来“老干妈”的路线。

虽然现在没有内地的市场,但凭借着自家在终端零售市场的资源,外加一定的开拓能力,在市场这一块,初期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反而原材料方面就成了麻烦,香港基本上不怎么吃辣,负责香港食品市场的华润也不怎么做这个业务,偏偏国内很多地方连个电话也没有,很难沟通的到。

而海外的辣椒,怎么调试也调不出陈志文喜欢的味道。

“那会有多大的产业规模?”梁社长问道。

“应该在一亿港元左右吧。”陈志文想了想说道,现在的钱还是很值钱的,一亿港元,丝毫不低于后世的十亿了。

“这样啊,其实现在国内也欢迎港人回家,陈生想安排人过来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样吧,辣椒盛产地就是在贵州、湖南、河南、四川这几个地方,我以香港新华社的名义写一封介绍信,陈生的人拿着介绍信,直接找当地的农业局就行了,他们的人会配合你的人行事,这样效率方面也会快上很多。”梁社长说道。

“那多谢了。”陈志文笑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