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养廉银的引导(2/4)

原因很清楚,顾正臣下发的养廉银是顾正臣自己凭本事赚来的,不是提取原句容县衙县库的钱发的,顾正臣完全可以拿着一大笔钱自己逍遥快活,可他偏偏将这些钱,公开归入到县衙县库,专作养廉银之用。

这种方式,类似于用自家的钱补贴官吏,按理说是不合规矩的,可皇帝偏偏默许了。

但这种方式在其他地方是不太可能复现的,尤其是金陵。

要知道,这笔钱首先是自家出,然后进入县库,之后作为专项养廉银,以朝廷名义下发。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是金陵有富户想自掏腰包给官吏发补贴,那这笔钱也是直接给皇帝、给户部,然后以朝廷俸禄的方式下发下去。

至于是谁掏的这笔钱,给了多少,不去户部翻一翻账册,是没人知道的。

何况,这世上哪里有这样的傻子,掏钱给朝廷,自己损失了利,连个名都没有?

世人讲究的是名利双收,若是名利双输,谁人愿意去做?

顾正臣当了个傻子,可谁当第二个顾正臣?

退一步说,顾正臣那点钱拿到句容县衙,给胥吏一年半载的养廉银没问题,可若是拿到金陵,恐怕连一个月也发不出去。

金陵乃是天下之本,文武官员那个数量多,还有胥吏、衙役,谁拿得出这么一笔钱。

除了户部,没人。

可大明现在的户部,不敢说是个空架子,有财政审核权、统计权、管理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