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刘基勾了生死簿(4/5)

顾母悲伤难掩,只能说:“节哀。”

张希婉也有些哀伤,詹同是一个不错的老人,病卧在床已有些时日,医官都曾断言其活不过一个月。

可他硬生生熬了两个多月,只是终究还是没熬下来。

朱元璋听闻之后,也不由得惋惜。

承旨写得最好、最贴自己心思的,便是詹同。他的文笔浅显易懂,又不失威严,没有轻浮的堆砌辞藻,更多是直切要务,加上此人耿直严正,时常进谏。

他与宋濂一起完成了《日历》,他参与了《皇明宝训》的编写,他讲解的《易》、《春秋》令人受益匪浅……

刘基听闻詹同病卒,伤心不已,想到自己或不久于人世,更多了几分悲凉。

洪武八年,终还是来了。

刘基虽不良于行,但元旦的早朝还是需要参加。

这一日,朱元璋的兴致不错,命官员作诗词以庆贺,点了刘基的名。

刘基沉思之后,作了一首诗:

枝上鸣嘤报早春,御沟波澹碧龙鳞。

旂常影动千官肃,环佩声来万国宾。

若ru露从霄汉落,非烟云抱翠华新。

从臣才俊俱杨马,白首无能愧老身。

朱元璋看着呈上来的这首诗,笑容里夹杂着一丝不满,但也没多说什么,只不过后面官员说的话,并没怎么听进去。

什么叫“从臣才俊俱杨马,白首无能愧老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