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围攻雨花台(2)(4/5)

曾国荃道:无妨,城破大索,必有结余。

曾国葆道:大索安庆,天怒人怨;吾冀屠没三河镇,祭奠兄魂,与程将学启,几成仇雠;复重此道,可?

曾国荃道:不行此道,军心必散,军心一散,吾等即亡。攻得金陵,填补亏空,再整顿军纪不迟。

曾氏兄弟接战之余,复禀曾国藩:此间军事,日见日紧,路路紧逼,目击枪炮打死之贼与火蛋烧死之贼极多。无如前者打死,后者继进,恃其洋枪洋炮之多且利,负隅之势,更番而来,我军已劳且惫矣。

金柱关这厢,彭玉麟接战陈坤书,胜负参半,心忧宁国,亦禀曾国藩:贼军兵临宁郡,张运兰独力难支,涤帅宜速遣一军,急攻新河庄之贼,使退,庶宁防粮通,而上游无碍。

曾国藩接报,愁曰:警报纷来,如在惊涛骇浪之中,大江南岸之危,实如累卵,果有疏失,或上窜江西,或偷渡北岸,均属意中之事。此时四方多难,但求力保江西、两湖及皖北一面,还去冬之旧观,亦为大幸。

赵烈文道:涤帅毋须悲观,安庆战后,吾力顿增,贼力益减。贼此次三面环击,实乃搏命一战,回光返照,亦是眩目。

曾国藩苦笑,道:贼之侧击金柱关、宁国二地,实为主攻雨花台也。五日之前,吾已传令,鲍春霆速至宁国,统筹宁郡防务。宁郡事缓,鲍超即率一军,应援雨花台;左宗棠速遣蒋益澧一军,驰赴皖南,协防宁郡;李鸿章速遣程学启一军,沿水路驰援金陵。不知各路人马,现在何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