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小夫妻发家日常 第86节(1/4)

确切地说,是上面的朝廷传下来了旨意,因为去年灾情免了税赋的他们,现在要马上征收税赋了。

不但如此,还要征兵。除去功名在身,上老有父母,下有黄毛小儿的,青壮年男人都要去城外旧马场那里集合登记。

周梨家中唯独两个男丁,一个是白亦初年纪刚刚到十五,但他已经是秀才身份,可免去这兵役。

再有一个是几岁的安之,正儿八经的黄毛小儿。

所以此事自然是与周家无关系。

而柳小八那边,他虽年纪也是附和,但上头有个婶子要照顾,自己也没成家娶妻,从户籍上来瞧,他那柳家只有他一个独苗苗了,也不符合。

反而是对面的阿叔,他三个壮年的儿子都被拉去了城外旧马场,只因这孙子们有十几岁了,是能自力更生又能赡养他的年纪,一时间他家那头哭声不断。

又说隔壁邻舍里,或多或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免不得吃这一份苦头的。

一时间,那还没被点上名的,卷着铺盖就要逃难去。

城里过年的气氛一时全无,四处慌慌张张的。

不是大伙儿不想上战场挣功名,而是这战事来得快,去了便要直接冲锋陷阵,这些人都是外行,分明就是拿命去挡刀子的。

但大家不敢怨当今圣上,只恨那保皇党不死心,又骂那李木远自己不是做皇帝的命,却非得还不赶紧降伏,害得这么多老百姓们要丧命在战场上。

这一瞬,怨声载道。不说清风书院里多少没秀才保身的学生被带去了旧马场,就武庚书院里,顾少凌竟然也没能逃脱。按理他也是个孤家寡人来着,这般的人若不是自愿,是不用上战场去的。

第47章

可周梨后来听说,他是自愿去的。

他们这几个同窗时常到周家来,又因上头没有父母双亲,所以元氏是拿他们做自家晚辈来看待的。

从周梨和白亦初口中得知他是自己要去的,实在是想不通,“这孩子莫不是糊涂了,人人这个时候躲都躲不及,听说庆文街上那米铺家的儿子,为了不去这战场,都宁愿把腿给摔了,他倒是好,还要自己赶上去。”

周梨也想不通,问起白亦初:“你们整日挨在一处,可是晓得他什么个身世么?不然这又没个国仇家恨的,怎么打起那齐州来,他比谁都要积极了。”

白亦初虽和他几个玩得好,但也没去窥探人家这些个私事,只摇着头,“我觉得这个便要去问云长先生了,只怕少凌他自己都不清楚呢!不过我倒是猜到了,他为何偏要去参军了。”

“为何?总不能和你当初想的一般,就是奔着那挣功名去的吧?”周梨挑眉,若真是这样,那他们把战争要想得太简单了吧?这又不是过家家,而是真的会流血要命的。

没想到白亦初还真点头,“就是为这个呢!前阵子还在同我们说,打死他,他也是考不上秀才的,天生不是这读书的料子。他的琴倒是学得极好,可朝廷除了这个文武状元之外,也没设个专门给考琴的,不然他也能去争取一二。”

为了顾少凌自荐入伍的事情,白亦初专门回了一趟武庚书院,果然见着云长先生气得不轻,但又没法子,人都把名字登记上去了,难道还能给划掉么?

没有这样儿戏的。

如今也只能请了公孙曜帮忙照顾一二,同负责这此事的陈通判打声招呼。

可是白亦初觉得这都是无用功,在这城中之时,还能叫陈通判给左右一二,但真到了那豫州前线去,如何还不是要看将领们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