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小夫妻发家日常 第101节(2/2)

实在是没有想到,他竟然是这般个神仙样貌的人,且谈吐文雅,气质又洒脱。

不过王洛清无聊地将他和自己所认识的那些姐妹们都想了一回,觉得翻来覆去,还是唯独周梨和白亦初站在一处才是绝配。

两人谈话,且不说那字里行间自带的温情暖意,便是两人说的话题,那也是不俗。

她依稀听了些,竟是惊讶地发现,自己这个小先生周梨居然还能说些策论,有一次对她敬佩不已。

一旁的刘婶却是听不下去了,原本和香附她们聊天的她扭过头来,朝白亦初瞪着眼睛:“你这个小子,活该挈炆他们要说你的不是,实在是没见过你这样的人,阿梨好不容易抽空来看你一回,你就不会晓得问她如今过得怎样?怎还说起你卷子上的问题来?”

白亦初顿时一脸的尴尬。

周梨却是俏皮地冲吐了吐舌头眨巴着眼睛,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可是王洛清就在一旁听了全程,好像是周梨主动问的白亦初……

但这会儿她肯定是不能发言的,这个锅只能是白亦初自己背了。

白亦初叫刘婶教育了一回,只能无奈收住了这话题,“元姨几时回来?若这边真是没有办法安排人手,只叫她再晚些,我听闻今年那各县里对乡试也十分看重,到时候各衙门是要安排人将他们这些秀才送来州府的,到时候只叫元姨和他们一路来便是,也是有照应。”

那凌王李晟登基后,只得了一回殿前考,却是因为当时候局势还没稳定下来,所以他对于这自己登基以来第一届的状元什么的,都不是很满意。

看如今这些人都被安排在何处,就能明白了。

所以大家都晓得,这接下来的殿试,李晟是何等在意了,这一次的金科状元必然也是他要来钦点,那真被天眼看重,得了圣恩,前途可就不用多说了。

而今年的乡试后,这但凡上榜人员,年后必然就要去上京备考会试,俗称的春闱。

会试后,就是殿试了。

也是所有学子挑灯夜读的终极目标!

所以,在乾坤未定之前,每一个学子都是有机会的。如此这般,县里也对这些即将要参加乡试的秀才们充满了希望。

也会早些护送他们来这州府,早做准备。

周梨得了这话,“若是如此,再好不过,左右今年的端午,元姨是赶不上了的。”

两人这才聊了会儿的家常,白亦初要去上课,周梨要去陈家做客,便也各自告辞。

去铺子里取了早准备好的寿礼,周梨也是直接便领着王洛清上了陈通判家里去。

也是那公孙曜,自己不敢同白亦初走得太近,免得叫人有心之人察觉出了白亦初的身份来。

故而早前也算是承了周梨的提醒,两人还合伙了那客栈的生意,自然而然的,便将重心放在周梨这边,平日里也是多有照顾。

他身边的人见了,因此若有什么合适的宴席,也是要给周梨下帖子的。

再有当初十方州的老百姓们逃难来此,周梨的建议,也算是给陈通判帮了大忙,他更是记周梨这一份情,所以也早就熟络起来。

这两年里,周梨上他家也好几次来了。

也算是老熟人,这厢进门只同陈夫人打了招呼,陈夫人虽这会儿没空要招呼旁的女眷,但也是喊来了陈家小姐亲自领着去老太太跟前。

老太太喜欢吃海鲜,偏这芦州是内陆,周梨和云众山开起了那云记海货后,也没忘记这头,有什么好的都要打发人送来。

老太太记她这个人情,早就惦记着,往日见孙女寻得了什么好玩意儿,也是要让陈夫人给周梨送些去。

如今见了周梨,自然是欢喜的,只招呼她到跟前说话,“你个丫头是忙人,我好几次叫阿茹她娘请你过来说话,都讲你不在家里。”

阿茹正是陈通判的女儿。

周梨只笑着谢老太太的惦记,也说了些吉祥话,好叫陈家老太太十分高兴,只要叫她就在这里陪着自己。

自然而然也发现了跟在周梨身后的王洛清。

王洛清人并不是清瘦形的,长得微微有些丰腴,是老一辈喜欢的样子,觉得这般的姑娘才是最旺家里。

如今见了,只问起是谁人,周梨方将人引到跟前。

老太太一时也明白了周梨喊她来的用意,也是叫人赏了个小手镯子。

王洛清感激地连忙同老太太磕头祝寿,老太太也是喜开颜笑的,觉得这姑娘懂事,也不知是不是客气话,只叫往后得空常来,自己就喜欢多看她们这样满是青春活泼的小姑娘。

看得多了,也觉得自己还年轻。

众人一听这话,只奉承着她不老。

开了宴席,周梨也被安排了好位置,桌边都是官宦人家的女眷们。只叫那些商家女眷们看了羡慕在心里,也更不敢小看周梨了。

这头周梨也和陈夫人说上了话。

“你今日把这王姑娘带来,是不是晓得我家老陈这里又缺银子了?”陈夫人只打趣着她问。

周梨笑着回她,“他们把女儿送到我跟前来,将码头给我打点好,方便了我云记那头的货物。我也盼望着他们家这女儿真出息,往后将大兴商行接在手里来,我再不济,也是她半个师父,往后还能叫我继续占着码头的便宜。”

说着,朝隔壁桌上和陈茹一起的王洛清一眼,“不过陈大人如今做的都是惠民的好事情,可修路铺桥都是最耗钱的,纵使有什么金山银山的,但衙门里处处要钱,只怕早就为这银钱之事叫苦连天了。正巧王掌柜有钱,却是寻路无门,我便做这个中间人。”

陈夫人听罢,笑得欢喜,“我就知道你是有心的,我们老太太怕是也看出来了。今日才有意抬举他们王家的姑娘,那头王家晓得了,既是谢你,也记着我们老太太,如此我们老爷筹款修路的事情,也算是终于有了眉目。”

筹款这事儿艰难,虽是能榜首留名,但是愿意出钱的人还是少,多少是想借机和朝廷官员们牵扯上关系。

但这些官员们也怕为此落了个不是,不敢随意和他们这些商人接触。

如今有了周梨做这牵引线,老太太喜欢他们王家姑娘,王家要记老太太的恩情,少不得是要上门道谢,一来二去走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