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仙道神道(3/4)
夏元钧这段时间的课题,就是朝廷的财政危机,如何筹措银子,这种问题连皇帝都解决不了,夏元钧更不知道,只能按照太傅老师教的,说些要仁义啥啥的话面子话。
梁兴扬来了三次,每次夏元钧都狠狠地大骂江南的那些世家,恨不能亲自提大兵去江南,把那些私铸玉币的人全都捉起来满门抄斩!
梁兴扬不懂如何治国,虽然《道德经》里面有大篇幅讲如何治国,可他只注重修身养性的部分,对于这些经济学问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前世在秦岭隐居,这一世从明事以后就开始修道,自然也还是不懂。
不过听夏元钧说得多了,他也大概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讲道理,他如今「所在」的金灯教,就在铸钱的利益集体当中,他也是受益者,他把夏元钧说的,跟当初离元总督、巡抚等***来跟自己「分赃」时候说的话那些话进行参照印证,总算大致捋清楚了这件事的主要脉络。
结果让他心惊:江南地区,巽元四州,离元九州,还有震元在江南的两州,所
有的世家、门派,有钱有势的士绅、地主、官员……都参与在这件事里!他们联起手来从海外搞来中土所没有的玉石,铸造玉币,在市场上流通,控制江南的经济,从而影响全国的经济。
现在玉币面值还很大,只在上层社会流通,作用于「大宗交易」,正在不断向中下层渗透蔓延。
他把自己想到的这些告诉给了夏元钧,夏元钧听完以后也很吃惊,当天写的「作业」就是这件事,交给了皇帝,皇帝看完,气得直接摔了手里的毛笔。
因为这些事,都没有人告诉他,自从登基之后,他不断派人去江南,有的是官员,有的是羽林卫,他甚至还起用了一个针党的人,回来告诉他的都是河清海晏,四海升平,可税收不上来,这些人互相之间的话也有不少地方对不上,皇帝本人是十分聪明的,把所有的信息综合到一起,才分析出来一些有用的。
「这天下,让朕如何是好!」皇帝满腔的怒火最后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颓然靠在椅子上。
「难道,要让朕再扶植起来一个张天玺吗?张天玺已经给先皇兄陪葬了,朕又到哪里去找另一个可用的张天玺呢?」
皇帝思忖片刻,派人去把神箓宗在京城的长老请来,四大宗门里,神箓宗跟他最为亲近,原来王府里面就有不少神箓宗的人,太子身边的几个伴读也都是神箓宗的弟子。
他要派神箓宗的人去江南,去为自己办事。
祖训有云,为了汲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严禁道士出任朝廷要职,不然倒可以组建一个神符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