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2/5)
他也只能往涿郡跑了,河间郡就是河北沧州市,往东就是渤海,他是真没地方可以跑,只能往北找阎毗和元弘嗣。
边境军府责任巨大,不在抽调之列,也就是说,河北一旦乱起来,只有这个地方能保命。
杨铭皱眉道:“怎么会成这个样子,运河工程起初议定的,是需要征调两百万人,但也不是一下子就征走这么多啊,御河是你监的工,前期投入的民力没有那么多吧?”
“前期是最复杂的,当然不需要那么多人,”杨约道:“可见杨暕这是要赶工期了,陛下定的是一年,但是他北巡之后,会从涿郡返程,据我估计,杨暕八成是想在陛下抵达涿郡之前,建成运河。”
杨铭心中默算一下,惊讶道:“也就是六七个月?”
“大概应是如此,要不然实无必要一下子全把人抽走,”杨约兴奋道:“越是这样,越是于殿下有利,杨暕这是自寻死路,这一次没人能救的了他了。”
“那四个使持节,大概就是今后平叛主力,他们败了,关中才能动员,”杨铭沉声道。
杨约道:“张须陀是太平公旧部,你可以让太平公跟他打个招呼,隐晦一些,让他知晓利害关系就好。”
张须陀在历史上,有隋末救火将军一说,哪里造反去哪里,最后碰上了隋末最硬的骨头瓦岗寨,兵败身亡,死在了李密手里。
此战之败,非张须陀之罪,实乃当时的杨广已经是人神共愤,只靠张须陀,救不了大隋。
杨铭点了点头,这个招呼可以打,但前提是,张须陀这个人得可靠,不然将来把他卖了,可是一桩麻烦事。
至于鱼俱罗,就不用打招呼了,他身在河北腹地,只能硬扛,况且这个人当初因为弟弟鱼赞的事情得罪了老爹,眼下肯定不敢再犯错了。
鱼赞是杨铭的老熟人,仗着是老爹的心腹,在宫里作威作福,虐待下属,他也不想想,能在宫里值守的侍卫,哪个没有后台?
结果这下好了,直接把宗室惹毛了,杨雄领头告状,于是杨广在前年的时候,将鱼赞赐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