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五章 拦河大坝(3/4)

“速报来将军,飞雁岭以北二十里,有拦河大坝,我继续在这里守着,你们速去,”来奴赶忙分出三名游骑,分三个方向禀报军情。

三人分开返回,是怕被敌军的斥候抓到,人少目标小。

来奴望着远方幽静的湖面,心惊胆战,这么大的水量,中间再混杂一些冲坝圆木,一旦开闸,其冲击力便如山崩海啸一般,非人力所能抵挡。

好险啊,幸亏发现了这里,若是大军仓促渡河,让人家来个水淹大军,主力就全完了。

而眼下,宇文述的主力已经路过辛世雄的布防区域。

于仲文是先锋军,本部三万六千人,麾下是来护儿右翊卫的精锐,他和宇文述的兵力,是对半的,但是大总管是宇文述。

而他,其实是杨广用来制衡宇文述的。

因为携带辎重过多,他们的行军速度并不理想,于仲文也犯愁,虽然他偷偷背着慰抚使刘士龙,下令士卒们可以适当遗弃军粮,以减轻负重,但是骡马牛等牲畜的粮草,你总不能遗弃吧,况且他麾下的步卒清一色的全甲精锐,甲胄兵械得靠戎车运输,速度实在是提不起来。

“这个刘士龙,实在让人厌恶,他竟然训斥起我来了?”录事参军郑德通发牢骚道。

于仲文笑了笑:“太子的眼光还是准的,这个人确实得提防着点,得陛下宠幸,混了一个尚书右丞,就敢干预我军国大事,人家昨天还来我这里,埋怨我行军缓慢。”

“总管不能给他好脸,否则此人会越发放肆,”副总管田世师冷哼道。

郑德通和田世师,这都不是一般人,郑德通出生荥阳郑氏,本官是北平郡太守,他在历史上不出名,但是他有个儿子叫郑仁泰,很有可能是跟着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将领之一。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有两种说法,分别来自于《旧唐书太宗本纪上》和《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这两种记载区别很大,除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之外,其他人员都有出入。

但实际上,还是应该遵照《旧唐书太宗本纪上》的说法,要是按照这个说法,那郑仁泰就不是参与者。

但郑仁泰是李世民早期追随者之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副总管田世师,人家是观国公,他有一个弟弟叫田德懋,曾经是杨勇的千牛备身,跟杨铭还打过交道。

于仲文对于下属的抱怨,置之一笑,人家刘士龙是陛下派在我身边的监军,我能把人家怎么样呢?

难道真按照太子的建议,实在不行就杀了?

我可没那个胆子,太子要是在辽东,这事我还敢干,但是你在大兴可救不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