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七章 朝廷的态度(4/5)

杨铭听到这句话之后,内心忍不住叹息一声,裴矩的话,肯定是老爹的意思,这么苛刻的条件,老爹这是在逼岭南啊。

听起来好像没有毛病,做为大隋疆域,岭南一直搞本土世袭,朝廷肯定是不能容忍的,但是一下子改的太急,也不合适。

毕竟岭南直到唐朝中期,朝廷对他们那里,还是采用“放归法”,也就是对部分地区实行宽松政策,允许当地部落自主管理本地事务,毕竟要考虑当地实际情况。

而裴矩的这个法子,有点过激,冯盎和宁长真肯定不能接受。

杨铭算是看出来了,这场谈判,两边都不是真心的,老爹恐怕是有意动武啊。

既然不是诚心谈判,那么两边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不听了,因为全是假话。

什么是真的?还在“大业”这两个字上面,以老爹的性格,恐怕是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岭南问题。

这不是不可能,因为唐朝对岭南的容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隋末大乱斗摧垮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民生结构,人口锐减三分之二,国力不足以对岭南动武。

但是眼下的大隋,是具备这个能力的,但弊端是,一旦动武,又得倒退好多年。

杨约不方便出面反驳裴矩,因为他们是一边的,但是他也琢磨出来了,皇帝要挑事啊。

开一个不可接受的条件,挑拨岭南主动反抗,而身在江南的来护儿,其实就是在为用兵岭南做准备。

于是杨约朝杨铭看了过来,传递了一个“危险”的眼色。

杨铭一下子也想不出解决办法,只能是沉默。

冯盎脸色颓败至极,跟裴矩争论了几句后,不再说话了,他也没想到,这次赴京会是这样的场面。

皇帝太狠了,这是要将我们连根拔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