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三章 命运的齿轮(3/5)
两派势力,就这么在朝会上争执起来。
人家郭荣也有支持者,他亲弟弟郭弘道,是内史省通事舍人,堂弟郭履球是太仆寺丞,长子郭福善礼部都事,次子郭敬善,杨广的千牛备身。
其中亲弟弟郭弘道,是李渊的铁哥们,历史上入唐之后,任卫尉寺卿,封郜国公人家是以什么身份封的国公呢?叫龙潜之旧。
意思是李渊这条龙,还在水里趴窝的时候,我就跟他是哥们了。
另外,堂弟郭履球,本身名气不大,历史上也就留下了一个名字,但是他有一个玄孙,是华夏历史上谈到郭姓,就绕不开的顶级大人物。
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汾阳王,郭子仪。
郭、裴之争的优劣在于,郭荣这边的帮手,放在开皇年间,没有资格参加朝会,而裴仁基这边的帮手,裴矩和裴蕴就够用了。
但是宇文述站出来了,他全力支持郭荣,导致天平倾斜。
他为什么要支持郭荣,原因很简单,不想裴家再坐大了,还能卖个人情给郭荣,毕竟郭荣属于无党派人士。
眼下的朝堂,宇文述的面子是非常大的,因为人家灭了高句丽,杨广肯定要优先照顾宇文述的意见,他对宇文述本身也是真爱。
结果呢,郭荣如愿以偿,活了大半辈子,终于混到大将军了。
但是杨广这个人呢,很会玩权衡之术,裴家都闹到这个份上了,你不给人家一个坡,他们已经下不来了,于是杨广将苏威兼的右武卫,给了裴仁基。
郭荣当时就傻眼了,争了半天,白争了,早知道有两个位置,我至于跟裴家闹的这么凶吗?
苏威本身肯定是不在乎的,出征高句丽的时候,他兼了右武卫和右御卫,早就想撂挑子了,他对军府是没有兴趣的,因为他的尚书左仆射,可以管军府,那我还兼这个干什么呢?
这么一来,算是皆大欢喜了,但是裴仁基也很清楚,他这个右武卫,就是一个名头,但是有个名头,总好过没有。
为什么呢?右武卫的两个将军,是李靖和周法尚,你猜猜这里谁说了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