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一章 瓦岗翟让(1/5)
中华自古以来,历代大一统王朝,山河四省几乎一直都是兵员的主要招募地,很奇怪,难道别的地方的人不能打吗?为什么总是从这四个地方挑选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代绝大多数战争,发生在北方。
对外,是草原游牧民族,对内,也是内战不断,因为人多嘛,有人就有江湖,就有纷争。
其中以山西为最,无论首都是在长安还是北京,丢了山西危险最大。
所以此番北征的主力,是从山西过去,出了山西笔直往北,就是突厥设置在都斤山东麓、额根河下游的牙帐,也就是后世的蒙古国杭爱山脉一带。
突厥人以狼为图腾,帐前竖着一杆大旗,叫做“狼头大纛”,dōng • tū厥为金狼,西突厥为黑狼。
李渊坐镇晋阳,与裴寂同志负责山西地区的兵员征调,这里比起山东河北,都要顺利一些,主要原因还是山西本就有大量驻军。
阿史那大奈手里,就有两万西突厥人,雁门关守军还有一万,边境的马邑郡、定襄郡各有驻兵三千,所以很容易凑的。
马邑郡就是大同一带,定襄郡可不是后世的忻州市定襄县,而是拓跋鲜卑族的北都盛乐城,眼下叫大利城,后世内蒙古林格尔县以北,这里住着的一半都是突厥人,大隋在这里的驻兵,主要是为了监管与dōng • tū厥的贸易,以及抵御突厥入侵。
河东府有太子的五千精锐,李渊不敢征,毕竟河东有炼场,这里不容有失。
兵是好征调的,但是民夫不好征,毕竟山西地区,正经路都没有几条,你征调的民夫单是往目的地赶路,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何况还有各种骡马戎车。
“按照眼下的进展,四月份是打不成的,”李渊在晋阳城的官邸中,召见诸多官员开会,说道:“陛下应该已经启程往洛阳了,大军要进山西,需入关中绕道,算算日子,陛下应该是在四月中旬抵达晋阳,留给我们的时间其实还算宽裕。”
这就是山西的牛逼之处,整个山西真正的缺口,其实就是最北的大同和最南的河东,也就是运城。
但是河东郡与河南接壤的南边,隔着一座中条山,而隔壁的长平郡,也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晋城,与河南隔着太行山,那压根就不叫路,民夫可以从这走,杨广可不会从这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