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零章 败局(3/5)

世家门阀,也不会希望天下大乱,因为天下要是乱了,他们的利益损失会更大,平民造反,就是阶级斗争,皇帝会不会被干下去不清楚,但是他们肯定会元气大伤。

而杨约做的事情,叫做权力斗争,杨铭上去,他们家族的利益才会更大化,会获得更多的权力。

正如《明朝那些事》作者当年明月说的那样: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杨广的大营这边,在收到杨约派人的奏报后,一点不虚,他压根就不怕偷袭。

因为这里是左右备身府,实质上的骁勇果毅之人。

别的朝代或许禁军不能打,但大隋不是,因为大隋的禁军一直都是从最能打的军府当中去选拔。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卫士是大学生,那么左右备身府,就是清华大学。

杨暕和荆元恒分别统帅左右备身府,摆出阵型,巴不得突厥人来偷袭,杨暕负责东、南,荆元横负责西北。

这是大军扎营的时候,就列好的阵势。

杨约是清楚的,这就是为什么来偷袭的会是咄苾(颉利),因为咄苾在东。

“突厥人果然来了,杨公所料无误,他们竟然真敢偷袭陛下营垒?”裴蕴接到军情后,赶忙入帐递送消息。

杨广咧嘴一笑:“不怕他来,就怕不来,传令齐王,主动迎击。”

向来保守的董纯一愣,赶忙道:“我营垒坚固,外围遍设陷阱,还是拒营而守比较合适。”

麦铁杖也道:“等他们冲寨无果折了锐气之后,咱们再出击方为上策。”

杨广冷哼道:“朕之禁军,岂有龟缩之理?儿郎们皆为以一当十之勇士,区区蛮夷不足道哉,令齐王立即出击,剿灭贼人。”

张定和与裴仁基对视一眼,心里暗自摇头。

郭荣和阴世师则是拼命劝谏,但却毫无作用。

现成的营寨你不用,非要主动寻求决战,这是干什么啊?那当初搭建营寨的时候,费那事干什么?

杨广的营寨,东西相距二十里,荆元恒想要帮忙,也不容易,因为东面有了敌军,他更需要提高戒备,提防西、北也有敌军来袭,所以几乎抽调不出多少人手帮忙。

杨暕呢,是个棒槌,本身就没有带过兵,而且眼下又急于建功,接到旨意之后,直接带着两万精锐骑军出寨迎敌。

但是他不知道,咄苾麾下有整整十五万铁骑,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只要干死大隋皇帝,又或者击溃皇帝的禁军,那么大隋整个大军,就会撤走,这场大战也就结束了。

擒贼先擒王嘛,人家突厥人也懂整个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