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七章 一锅饭(2/4)
那么这个数目,就是地方官的命门,如果你敢老实上报,说我监管的库被抢干净了,那好,你来京师一趟,咱们算一算账,很大可能就是有去无回。
所以想保住官职,就得想办法从当地的世家地主那边倒腾粮食,放进国库应付检查,风头过后,粮食还给人家,还得带利息。
朝廷那边跟明镜似的,下面人会怎么应对,中枢那帮人非常清楚,不过就是装糊涂而已,将这样的空账划给杨铭,其实不是给杨铭找麻烦,而是给那些虚报的地方官出难题。
他们借的粮食,要拿给杨铭做军饷,赏给出征的将士,那么这个亏空怎么补?
五十万贯,如果是没有乱子的河北,洒洒水,小钱中的小钱,但是现在,那些太守一个比一个穷,朝廷这个办法,其实就是让他们给杨铭凑军饷。
“崔公都被气病了,他老人家春秋已高,重返朝堂几乎不太可能了,”鱼俱罗道:“如今民部是许国公说了算,要不要给他写信,让他想想办法。”
杨玄纵冷笑道:“找他?他现在还想找你呢,五十万都凑不出来,民部那些人把钱都花哪去了?”
花哪去了?哪特么还有钱啊?
朝廷这么安排,也是非常精明的,因为中枢知道,杨广也知道,现在最有钱的人,是杨铭。
国库的钱,被叛贼抢了,叛贼被太子灭了,那么钱,去哪了?
其实就转了转手,落到杨铭手里了。
所以这五十万贯,杨铭一点都不在乎。
“让下人都退出去,”杨铭摆了摆手。
鱼俱罗与缮国公李景对视一眼,心中窃笑,他们猜到太子要干什么了。
分钱呗。
国库拨的钱,河北照样得想办法给,那是明账,但是杨铭这里,还有一本暗账。
等到那些侍女都退出去之后,杨铭让房玄龄拿出一本厚厚的账目,让众人看一看。
大家在这个时候,是不会假客气的,账本都给你拿出来了,客气个毛啊,拿多拿少的时候,再客气。
独孤纂笑呵呵道:“就不要将臣算进去了,臣寸功未有,不敢受之。”
杨铭瞪了他一眼:“在座的都是劳苦功高,人人可以受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