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新鲜出炉的王二少(2/5)

……

杨沅处理了一些需要他签字确认的公函后,都承旨郑远东便使人来传。

杨沅急忙赶到八绂堂,就见皇城使木恩正坐在堂上与郑远东吃茶聊天。

皇城使的品级其实不算高,照理说没资格和都承旨这般平起平坐。

不过,皇城使属于职低权重的职位,独领一个衙门,人马近万。

而且他又是官家曾经的马弁,是官家的副官兼贴身保镖,郑远东也不敢轻视了他。

杨沅一来,郑远东便笑吟吟地道:“坐吧,木提举移交卷宗给你,有些涉案细节,也要和你交代一下。”

杨沅沾了木恩的光,头一回在郑远东面前有了座位,便在木恩下首坐了。

木恩微笑道:“皇城司近来事务繁忙,官家要我皇城司,把军弩一案全部移交机速房负责。

本官此来,除了移交卷宗,还有一些此前查缉到的繁琐细节要告诉你。”

皇城使木恩便向杨沅介绍了起来。

发现军弩后,当然要调查它的来源。

而当时调查的方向,主要是军器监这等正在制造马皇弩的衙门。

木恩给杨沅介绍的,就是这方面的调查情况。

由于很多繁琐的细节是不可能写在卷宗里的,因此便对他做个口头交代。

听木恩介绍,杨沅对大宋的军器制造,才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大宋的兵器装备的制造,主要是由临安的军器监负责的。

军器监下设南北作坊,地方诸州也有匠作院,主要是自行制造一些常规兵器,以及给南北作坊打下手,制作一些制式零部件。

军器监的上级领导部门也是几次变动,现如今变成了机构叠置的状态。

表面上,军器监现在归工部管理。

不过,还有一个职能基本重叠的御前军器所对军器监也负有领导责任。

军器监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文官。

文官重政务而轻技艺,纵然在军器发展历史上,也曾有过如曾公亮、沈括等对军事技术发展有所贡献的文官,但终究是凤毛麟角。

所以军器研发的效率其实并不高,像神臂弓、克敌弓、马皇弩的不断改进创新,都是军中将领在使用中不断发现的。

也正是由于这些发明者在军中职位很高,才能反过来推动军器监的进步。

如果研发者本就是军器监下边的一个普通匠人,有时候一些创新发展就被无视掉了。

木恩在介绍他们如何调查南北作坊,查找军器流失原因的时候,就技巧性地开始了诱导。

木恩为何选择在山阴那边叫人发现“马皇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