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页(2/2)

即便是有,也只是极少的数量。

赫知冉忍不住发问。

“两位族长,西山低处的树木都是被咱们当柴砍掉了吗?”

赵族长回答道:“的确如此,咱们西岭村冬季寒冷,御寒需要很多烧柴,这近处的树木基本都被砍光了。”

果然如此。

赫知冉此刻心中想的是,这片山区没有树木,倒是方便她种植一些果树。

不但可以防风沙,还能获得一定的利润。

“赵族长,这山能买吗?”

听说买山,赵族长有些蹙眉。

“老九家的,这山你若是买了,可就断了村里人活路了。”

赫知冉不解:“赵族长为何会这样说?”

赵族长解释道:“咱们西岭村的村民,烧柴全部出自西山,到了春夏秋这几个季节,大家还会去山上打猎,亦或者采些野菜充饥。

若是你将这山买了,岂不是让我们这些人没法活了?”

赵族长说的这些,赫知冉的确没有想到。

即便想到了,她也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

只不过为了能买到这座山,她必须要无私一些了。

“赵族长,如果我只买下一部分山,给你们留下一部分如何?

还有,我在洋人那里获得了一种特殊粮种,这种粮食不但产量高,粮食收获以后,其余的部分全部可以作为烧柴来用。”

记得前世她跟着部队去乡xia • ti验生活,那里的百姓到了冬季就烧玉米棒和玉米杆。

那里的农民说,只要家里种的玉米足够多,他们一个冬天都不用为烧柴犯愁。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村民能够信任自己,她可以将空间出品的玉米种子卖给他们,让一个村子的人都种这种高产粮食。

相信他们只要种上一次,就能体会到这种作物的好。

在赫知冉的心中,玉米面虽然没有白面适口性强,可胜在产量高,而且比这个时代那刮嗓子的糙面不知要好吃多少倍。

这一路上她也看出来了,大顺朝贫富差距非常大。

一少部分人可以说富得流油,大部分百姓还填补饱肚子。

就比如西岭村这些人,崔家人在此之前,可以说是踩着其余两个家族吃穿不愁。

再看看赵家与周家人,大多数身上都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而且无论从身形和气色上看,都不如崔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