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罗德岛之战四十四(终章)(2/2)
不断有人这么问自己,问那信仰的光明神。
这真的是最后一次!此时此刻幸存的不到二百名的骑士中,包括瓦莱特本人在内,都没有再回到罗德岛,再见到过这方土地。
突然的,瓦莱特跪倒在了地上。
博格和罗宾也一同跪了下来。
对着夜空,对着罗德岛所在的方向,瓦莱特高声盟誓道:“我,让·帕里索·德·拉·瓦莱特,骑士团骑士,光明神的仆人,谨向仁慈且无所不能的光明神盟誓;谨向骑士团的列位大团长的英灵盟誓:我举起此剑,是为骑士的荣誉。只要我一息尚存,只要我拥有的力量,定要洗雪耻辱,把异教徒赶到神的脚下屈膝投降。我定要将今天的耻辱千倍百倍的奉还;定要让异教徒的鲜血淹没在血泊之中。我立誓在我的有生之年,定要收复罗德岛,否则决不放下手中的剑。我的盟誓出自一片至诚,愿光明神垂怜,助我一臂之力,阿门!”
“阿门!”
“阿门!”
博格和罗宾不约而同的齐声说道。
而在船舱中,仿佛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般,在昏睡中的卡洛斯,嘴唇微张,也发出了“阿门”的声响。
听到博格和罗宾同声盟誓,瓦莱特有些诧异的回过了头,紧接着,他满脸的感激,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罗宾猜到了瓦莱特想说什么,他会心一笑。而博格则用朴实的话语说道:“瓦莱特,我们一同经历了苦难,你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兄弟。罗德岛投降的屈辱我们一同承担,那么光复罗德岛的荣耀我们也一同见证。”
说完,博格单手握剑,将剑斜指向瓦莱特的脚下。
罗宾取下了身后的长弓,将弓梢放在了剑上。
瓦莱特也拔出了剑,将剑尖与博格的火焰剑、罗宾的长弓重叠在了一起。
瓦莱特眼中含泪。恍惚间,他仿佛置身于一座心灵的礼拜堂。这座礼拜堂空荡荡,黑糊糊,只有两支蜡烛在祭坛前边摇曳,将那绯红色的光焰投射在光明神的圣像那满含苦难的脸上。
瓦莱特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酸楚、绝望、仇恨、痛苦、忧虑和煎熬开始从他心头消解,这些情感如一条条的蛇从他的胸口爬了出来,在圣象前消解,化为了一缕青烟。
他感觉到自己的呼吸越来越松快,他感觉到似乎有一种新的活力、新的力量注入了他的肌体,他感觉到自己的头脑越来越明晰,有种幸福感笼罩着他整个身心。
瓦莱特找到了作为一个信仰坚定、无丝毫疑虑的医院骑士团骑士所能找到找到的一切。
李尔·亚当伫立在船台上,一动不动地纵目远眺,看了许久、许久。
他回想起了过去——正是医院骑士团两百年在这里披荆斩棘,才把昔日的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丁兴旺、繁荣昌盛之岛;是他们持剑卫圣,为沦落在异教徒铁蹄下的信众留下了一片光明之地。
他又想起了加布里埃。加布里埃在上船后便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他的仆役交给李尔·亚当一封信,在信中,加布里埃写道:各人都按照各人的见解报效骑士团,他的见解可能是错误的,但决不能指责他是叛徒。
一想到加布里埃他为骑士团操心,把胡子都操白了,两行清泪沿着李尔·亚当的面颊缓缓滚落。
他知道,自己或许再也见不到这位老战友了……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对医院骑士团成员们来说,罗得岛将是一个令人憧憬和神往的天堂;收复罗得岛的美好幻萦绕在他们的心头,要过很久才会破灭。
而现在等待他们的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在克里特海的上空,黑夜正在向他们疾驰。
在伊斯坦布尔,刚结束一场战争的苏莱曼马上要开始另一场战争。
此时的他,踌躇满志,意识坚定,坚信自己无所不能。
仅仅十八个月内,这位沉默寡言的君主已经明白无误地表达出了自己的宏图大略。
占领贝尔格莱德之后,通往匈牙利和中欧的道路已经洞开;夺得罗得岛,就是剪除了基督教在地中海东部的最后一座军事要塞。
“敏捷如蛇”的奥斯曼帝国战船可以席卷地中海中部了。
罗得岛攻防战打响了一场宏大战争的第一枪,这场角逐将从维也纳城下一直打到直布罗陀海峡。
苏莱曼在这些征服事业之后的统治是奥斯曼帝国历史上最长久也最辉煌的篇章。被土耳其人称为“立法者”,被基督徒誉为“大帝”的苏莱曼将发动史诗规模的战争,令他的帝国达到全盛的顶峰。第十世苏丹的威严、公正和雄心无人可比。
然而哪怕是这样的苏莱曼也不曾想到,他的黄金时代将长期的受到医院骑士团的烦扰:十数年后,骑士团将在拉·瓦莱特等人的领导下再次给苏丹制造麻烦。
而另一人,将在地中海的海域永远葬送鄂图曼人的海上霸权。
苏莱曼在罗得岛的慷慨大度被历史证明是一个代价沉重的错误。
但在此时,并没有人知道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