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可我大清皇上,不是李唐无知小儿(4/5)
80多名毕业生,升格为分队长。
对于速成火枪兵,又称武装民兵(填线兵),编制是如下区分的:
分队(50人),大队(500人),总队(5000人)。
军制简单明了,李郁花了5秒钟思考,5秒钟制定的。
即日起,在园区内进行训练,第一天队列,第二天装填动作,第三天听命令前进、装填。第四天射击。
第五天,毕业!
分队长们,人人凶神恶劣,吼声如雷。
腰跨指挥剑,手握短棍。
……
跌打损伤大夫很忙。
一天下来,就有200多人被打的头破血流。
至于淤青、淤血之人就数不清了。
分队长们的短棍,挥舞的如同风车。
队列脱节,打!
走路顺拐,打!
站不直,打!
火枪落地,打!
装填动作哆嗦,打!
背不出装填步骤,打!
若不是赵二虎威望足够,现场镇场子。
再加上那伙食确实高标准,大桶的白米饭,大桶的猪肉炖菜,泛着油花的炒菜~
怕是苦力们先要造了李郁的反。
数千人被打的满腔怒火,泥人也有三分血性,何况是活人呢。
当然了,园区里那几百号威武的李家军不是吃素的。
他们扛着上了刺刀的火枪,每天巡逻走5圈,震慑所有人。
崭新的青色布衣,布鞋,也让苦力们喜出望外。
还有皮革的武装带。
实在是没法再精简了!
即使是填线兵,也要备足10发dàn • yào吧?火折子总要有吧?
怎么携行?
所以,武装带就必须有。
分队长们牢记主公的叮嘱,军纪和体罚!
每天吃饭前,所有人大声朗读军纪,然后干饭。
前三天,食量惊人,苦力们肚子里没油水。
三天后,米饭的消耗量肉眼可见的少了下来。
肉食消耗量,和主食消耗量成反比。
现代人吃饭少,是因为肚子里有油水、有糖分。
而大清朝极度缺乏营养的百姓们,一顿干1斤米很轻松!
……
整个苏州府,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气氛。
城西的武装民兵训练,枪声连绵不绝。
出了西城门,就能隐约听到。
紧接着,又传来了京口八旗在金山卫全军覆没的消息。
所有人心里都在想一个问题,但是不敢说出口。
那就是,李大官人是不是天字第一号反贼?
然而,各种混乱的消息也是一条接着一条。
比如自称甘肃刀客的苏十八,正式插旗了,宣布是他率领部众全歼了京口八旗。
还嚣张的给官府送去了一封信,
拿1000两银子,可以赎回京口副都统海儿哈的首级。
可先验货,后交割。
江苏布政使朱珪找上了苏州知府黄文运,第一句话就是:
“江南烽火连天,李郁那小兔崽子在城外公然募兵。你黄某人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这苏州还是不是大清的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